
1 國外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研究現狀
1.1 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歷史回顧研究
美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形成、發展,與政府機構本身的復雜演變、官方出版的規范、專業圖書館(professional library)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副教授、美國《政府信息季刊》雜志編委John Shuler先生在《編目與分類季刊》(Cataloging and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2003年第35卷3/4期發表的《美國政府信息與目錄控制的基礎:1789-1900》(Foundations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in the United States:1789-1900)一文,回顧了早期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活動的狀況、關鍵性事件及未來走向。
C.P.Crowers對20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背景進行了闡述,并選取了美國政府出版局(GPO)、國防文獻中心(Defense Documentation Center)、國家技術信息服務中心(NTIS)、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教育資源信息中心(ERIC)等具有代表性的美國政府信息控制和獲取機構,對其政策和實踐活動進行了分析,指出了這些機構存在的問題和弱點,并對“美國政府出版物月目錄”(Monthly Catalog of U.S Government Publications,簡稱MoCAT)、聯邦寄存圖書館系統(The 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簡稱FDLP)以及整個美國聯邦政府的目錄控制系統進行了回顧和分析。
1.2 世界各國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狀況研究
L.A.Ogunsola對尼日利亞的政府出版物目錄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尼日利亞Adekunle Ajasin大學圖書館館員C.O.Ajidhun則簡要描述了尼日利亞政府出版物管理與目錄控制的現狀,并指出目前尼日利亞的政府出版物在獲取、管理和目錄控制等方面都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Syed Jalaluddin Haider認為,政府出版物是巴基斯坦圖書館事業尚未開發的層面,缺乏有效的政府信息目錄控制體系使得政府信息的傳播、獲取與利用非常困難,他指出了存在這種狀況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Nora S.Copeland等人介紹了美國大學圖書館分析了“流亡文獻”(Fugitive government publication,即未通過美國政府出版局發行的政府文獻)形成的原因,以及對其進行有效采購和開展目錄控制的基本途徑及方式。
自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開展電子政務建設以來,各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目錄控制狀況也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點。美國聯邦寄存圖書館項目(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FDLP)的2009-2014年發展戰略明確指出:在保持傳統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工作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政府信息資源加工與服務,創建新的寄存圖書館館藏模式、服務模式和圖書館社區交流模式,整合新的政府出版物綜合性在線目錄體系,為公眾提供及時、高效、個性化的政府信息服務。
1.3 信息技術與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發展研究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也推動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早在1975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就開始研究計算機如何應用于政府出版物目錄控制的問題。1994年,Carolyn CSherayko探討了政府出版物的在線編目問題。
快速變化的社會、技術環境促使圖書館重新評價編目實踐及目錄的用途?,F代信息技術使政府信息資源的數量增長很快,分布又非常分散,于是,人們開始將目錄控制思想引入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領域。1996年,Dena Holiman Hutto撰文指出,在新技術條件下,傳統的目錄控制思想對政府信息資源的獲取仍有相當的價值,他建議圖書館界、政府信息提供商、自動化專家合作研究目錄標準,把政府信息資源的目錄數據庫與圖書館目錄鏈接起來,甚至通過因特網資源編目以展示物理館藏與各種遠程獲取政府信息方式之間的關系。Thomas A.Downing探討了信息技術快速變化對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影響,并提出了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工作應對環境變化的方式與具體路徑。
盡管世界各國政府很早就開始創建并管理電子數據庫和數字文件倉庫,然而在萬維網(WWW)得到廣泛應用之前,公眾實際上并沒有直接獲取這些資源的途徑。1996年,Karrie Peterson,Elizabeth Cowell,Jim Jacobs等人就探討了因特網和現代技術給傳統政府信息資源獲取帶來的挑戰,并提出了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的措施。此后,歐美各國依據Dublin Core和GILS兩種體系創建了適合本國國情的政府信息資源元數據標準,英國的電子政務元數據標準(e-GMS)、澳大利亞的政府信息定位服務(AGILS)等都是比較典型的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標準與規范。Alien Mullen探討了GILS在世界各國的應用情況,并研究RDF、XML、Z39.50等信息組織標準的發展對政府信息資源描述、發現、定位等工作的影響。
2 國內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研究現狀
2.1 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方法研究
隨著因特網的飛速發展,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日新月異,呈爆炸性增長,因此,傳統的信息資源組織模式并不完全適用于政府信息資源。王紅霞等通過對文件方式、主題樹方式、數據庫方式、超媒體方式等常規信息資源組織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元數據的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組織模式。李佳培的碩士學位論文則探討了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管理中的領域本體構建問題,形成了一個電子政務專業領域模型。譚必勇指出,面對變化莫測的信息技術環境,應當綜合運用目錄控制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并利用新興技術的優勢和目錄控制的經驗,使得政府信息資源目錄控制朝著更符合現代信息用戶需要的方向發展,尤其是政府數字信息資源目錄控制模式應當在未來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領域占據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