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找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佳結合點,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綠色會計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相應的生態循環都納入會計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會計主體的活動是否給社會、環境帶來經濟影響,在經濟決策時考慮社會和環境問題,在解決環境問題時考慮經濟和社會的實際要求,防止濫用自然資源,甚至可以用經濟手段來實現環境保護。
一、我國實施綠色會計的必要性
1.建立綠色會計體系是國家宏觀調控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及其產生良好的效益,要依賴良好的生態環境。由于經濟活動效益與生態效益的聯系,在最初階段卻表現的與實際情況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認識到二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但是,由于企業是一個理性的組織,追求的是企業價值最大化,它很難長遠考慮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即使有一部分企業認識到這一點,由于生態建設和綠色會計持續運作模式單一,僅靠一個或幾個企業的努力,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我國的綠色會計需要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實現。
2.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環境現狀提出的要求。我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總量上的大國,但又是一個人均擁有量的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我國面臨比世界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社會需求膨脹,造成了資源開發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浪費嚴重及由此帶來的自然資源日趨耗竭,環境狀況惡化等問題。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會計能夠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保護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一些專家認為,環境會計披露的數據對于減少污染而言,比各種管制規定更有效。
3.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對外開放,實現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需要。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并成為這個號稱“經濟聯合國”組織的正式成員,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和發展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必將積極加快國民經濟同世界經濟全面接軌的步伐。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為了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環境保護也要進行國際合作和交流。綠色會計是國際化的會計,是國際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內容;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都要求我們與國際會計接軌,盡快建立綠色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適應被投資國的對外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需求。
4.建立綠色會計是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現代環境危機與傳統會計核算體系的弊端忽視了作為基本要素的環境與資源,因而導致會計信息不準確。綠色會計通過核算企業的社會資源成本,能較準確地反映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從宏觀上可以使人們全面地從有關經濟指標中了解到我國的環境狀況,增強憂患意識,從微觀上要求企業重視環境成本,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維護社會資源環境。
5.建立綠色會計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國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大部分是高投入低產出,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廢棄物排放量多的粗放型模式,必然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過度消耗資源和過度污染,必然造成生態環境補償能力嚴重滯后,致使環境極度惡化,從而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從企業長遠利益看,只有增大環保投入,重視綠色會計核算,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6.建立綠色會計是全面考核企業和經營管理者業績的需要。在資產負債表列示企業因對環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環保負債額,才能計算出真實可靠的資產負債率,準確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在損益表中,只有將企業對環境影響的耗費作為成本支出,才能全面、正確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綠色會計從社會的角度揭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全面考核企業和經營管理者的業績。
二、我國實施綠色會計的可行性
1.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為綠色會計的建立創造了條件。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我國自然資源市場也開始逐步建立。國家或代表國家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是自然資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并通過價格機制來進行調控,在資源市場上,企業作為需求方,購買自然資源的使用權,實行資源的有償使用。另外,隨著企業對環境保護所負責任的社會化,企業在作出經營決策和制定管理方法前,要考慮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通過加強對資源環境的核算來真正提高效益,這些都為綠色會計的實施創造了條件。
2.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綠色會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政府和企業在總結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已經意識到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力布局、改善生態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這些為我國綠色會計的建立和實施指出了方向。
3.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為綠色會計的實施提供了理論基礎與環境條件。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開始關注資源與環境這個全球性的問題,綠色會計所要研究和探討的內容,有助于推動會計國際化的進程。尤其是我國近幾年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改革,開始逐步向國際慣例接軌,如制定了生物資產等與環保有關的會計準則,已步入會計國際化的行列。這些為我國實施綠色會計提供了理論基礎與環境條件。
建立和實施綠色會計,關鍵是樹立綠色會計核算理念,綠色會計不僅涉及會計問題,更涉獵復雜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內容復雜,為此要借鑒國內外環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論專家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緊制定綠色會計的規范標準,完善綠色會計的外部環境,加強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一套可行的監督機制。建立綠色會計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曲靖.綠色會計之我見[J].信息導刊,2005(38)
2.柏傳軍.綠色會計理論結構體系初探[J].皖西學院學報,2004(1)
3.趙向軍,馬立新.淺議綠色會計[J].環境會計,2004(1)
(作者單位:秦皇島方華埃西姆機械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島 0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