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國管理會計的現狀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的時間并不長,而作為中國式的責任會計應用時間相對較長,例如,邯鋼的“模擬市場核算”就有很好的示范效應,因而較多企業運用責任會計,從而也豐富了管理會計的內容。但大多數企業對作業基礎管理、彈性預算、BSC等內容知之較少,經營者、財會人員對其也不夠了解,管理會計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2. 管理會計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2.1 理論基礎的局限性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理論體系作為基礎支撐,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能使其不斷發展并且走向成熟,同時,也能推廣該學科在實踐中的應用。再者,完整、系統的理論體系能揭示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這為學科實踐應用發展具有指導作用。就現在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而言,它并不具備完善性和系統性。管理會計是伴隨著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而產生的。根據泰勒的親身經歷,他認識到標準化、最優化生產。然而,他忽視了勞動強度、勞動條件等各方面客觀因素,這種理想的標準化是不切實際的。因而,在這種不完善的理論體系基礎上形成、發展的管理會計是難以得到廣泛應用的,理論本身的局限性就決定了管理會計以后的發展。隨著經濟發展,管理理論也有了相應的發展,出現“以滿意代替最優”、“顧客化生產”的思想,但由于我國企業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目前學習的也是較為過時的國外的管理理念,因此,我國的管理會計水平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得到提高并在企業中廣泛應用。
2.2 舊機制的長期影響1) 受數百上千年的官僚文化影響,紅頂商人一直存在,不斷的行賄受賄、權錢交易,這比公平的市場競爭交易更容易獲得利益,因而管理會計在此面前便失去效用。2) 受裙帶關系等思想的影響,管理者對犯錯誤者多數時候運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不能對員工進行正確的績效評定,因而這也影響了管理會計的運用推廣。
2.3 企業內部影響1) 在科學管理理論當中,泰勒將決策者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決策是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問題,由此產生的一個問題就是會計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營決策者的態度。在我國,決策者大多數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對會計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算賬、報賬上,他們并不了解如何通過會計資料來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且運用會計信息對企業將來的發展進行規劃。2)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在我國,少數的會計人員是科班出身,而更多的會計人員則是“半路出家”,這就出現會計人員普遍專業知識水平不高,知識體系不完善,從而產生的會計信息質量也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也不高,做假賬致使會計信息失真。管理會計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因而,這些因素也致使管理會計得不到廣泛運用。
3. 改進措施由上述分析所得,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我國落后的理論方法與技術,迫使我們要盡快改進。在此,提出幾個主要方面的改進措施。
3.1 外部環境因素由政府相關部門引導企業,促使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與此同時,政府又不能過多的干預企業的改革與經營。再者,結合管理咨詢公司,適時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向其展示成功案例,找出其成功的規律。另外,向國外學習建立專門的管理會計師協會,從而提高管理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由上述三者結合,管理會計將會得到長遠發展。
3.2 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我國中小企業占有相當比例,但是資源匱乏、資金短缺使其難以發展壯大,因而,要獲得最新信息、資源的最便捷方式就是互聯網。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獲得者、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蒙代爾教授說:“由于以信息平等共享為特征的新經濟的出現,給那些貧困、偏遠、被拋棄在高速經濟增長之外的國家帶來飛越的機會”。
由此可見,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很有必要的。建立適合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商務系統等,由此建立健全管理系統,從而逐步開展管理會計工作。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管理會計工作也將逐步全球化。雖然,管理會計進入我國有段時間,但是并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并且適合中國的管理會計理論也沒有建立完善,因而,管理會計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孫茂竹,文光偉,楊萬貴.管理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4-10.
[2] 蒙代爾.論新經濟對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機制與意義[J].中國經濟快訊周刊,200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