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企業內部審計的特點及必要性
目前我國很多大型施工企業都設置了審計機構,以更好地為管理服務。但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剛起步,還不是很成熟:(1) 內審工作在管理和經營領域深入不夠,多數停留財務收支審計及差錯防弊的傳統審計方式,使審計成果利用價值不大。(2)目前大部分公路施工企業的內部審計還停留在事后審計的基礎上,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公路施工項目的現實要求。并非是以過程控制為主的事前、事中審計;審計手段單一,使內部審計監督缺乏有效性;審計程序簡單,取證不到位加大了審計風險。(3)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度欠缺,項目管理規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業管理層沒有把內部控制放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的策略高度來考慮。
當前我國建筑市場不規范行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墊資施工、造價一次包死的中標工程,結算時砍一刀等建設單位的不規范行為嚴重影響著建筑市場秩序,給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和競爭力的提高帶來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建筑用鋼材、水 泥、銅等建筑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直接影響了企業工程成本 ,尤其是對造價一次包死的項目影響更大。施工企業在管理上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響還較深;還有一些企業管理層次較多、管理手段較落后、施工技術層次較低。以上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施工企業存在合同管理、投資、融資、墊資、拖欠工程款、市場價格波動、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等多方面的風險,而內部審計是有效控制風險的手段之一。它是施工企業經濟活動的再監督,是內部控制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施工企業項目內部審計內容 施工企業所承建的建筑工程項目具有固定性、多樣性、工期長、規模大、技術復雜等顯著特點,每一個工程項目幾乎都具有其獨特的形式和結構,需要有單獨的設計圖紙并采用互不相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基礎施工地基條件的不確定性、氣候條件復雜多變及市場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從而會給建筑施工企業項目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
事后對項目進行內部審計,查錯糾弊,已經不能適應施工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對施工項目進行全過程監控,不僅進行事后審計,事前、事中都要進行內部審計,監督項目按期、不超成本地進行。針對建筑施工項目的特點,可以將其內部審計總體目標設定為:對施工項目利潤實現情況進行審核分析;對施工管理過程中施工質量、工程進度、物資設備管理、施工安全、成本控制、合同執行情況等現場管理進行控制的及時性、有效性、完整性進行內部審核分析及進行內部控制測試,并出具內部控制評審意見;對財務收支真實性進行審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完成產值、實現利潤和風險測評,出具項目中期控制預警報告,以達到過程控制,目標管理。
重點審查的內容為: (1)分包工程量的真實性審計及分包單價執行情況審計,即包括實體工程量和實際消耗量的大小,分包單價是否偏離合同。(2)材料物資使用情況的審計,即施工單位材料定額消耗考核及材料采購單價調查、核實。(3)審計工程價款計量情況,即對完成實物工程量的計量是否及時、是否存在滯后現象。(4)審計工程質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約定采取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5)審查支付工程款的情況及有無擠占、挪用、超支付班組借款現象。(6)在建設項目結算階段,重點檢查影響項目成本的事項,如材料市場信息價格的變化、補充合同、工期執行和工程質量控制情況等。
三、施工企業項目內部審計的審計實施過程
施工企業項目內部審計實施過程就是實現項目審計目的的過程,其實施主體是總公司層級的內部審計部門,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只是項目審計的一部分,而對影響工程成本的施工組織方案 、材料物資供應、施工機械的配置與調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審計,需要工程技術 、經營計劃、物資設備及審計部門本身等多部門參與。項目內部審計過程一般為:下達審計通知書,制定審計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審計,編寫審計報告,交換審計意見等。
1.項目成本考核指標的審計。以系列查證分析表單為線索,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內部審計以成本費用為重要審計內容,在工程計價收入較為確定的情況下,主要以分析影響效益的關鍵因素為重點,對工程項目施工組織,人、財、物的供應,機具的配置等等進行分析,判斷是否超出成本考核指標。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為例,審計表格的設計是為了最終反映審計成果,通過履行相應的審計程序,對審計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確認。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況下,重點加強對分包工程的審計監督,對人工、材料、機械等結算數量及價格的審查,是內部審計重點關注內容和必須履行的審計程序。通過選擇或制定審計所需管理表單,在審計相關數據基礎上,記錄并分析相關數據。
3.資金撥付情況審計。審查業主資金到位情況,有無計價滯后情況,分析存在原因。審查資金支付情況,有無按規定審批程序審批支付資金,有無違規審批支付、擠占挪用資金、超支付資金情況。
4.其他如機械使用情況、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安全、企業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審計。企業內部審計要把企業的結算、采購等一切活動都列入審計工作范圍,包括內部責任控制制度、內部程序控制制度、內部工程預決算控制制度、財產購置及管理控制制度等,防止項目成本失控和成本信息失真。
四、結語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內審人員要對所有可能導致差錯、舞弊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及建議,并向管理層報告。
2.材料物資的審查。以《消耗主要材料量價分析表》為例,材料費一般占整個工程造價的60%-70%以上,因此對主要材料的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審查物資采購招標是否合法,采購申請、批準、經辦、驗收、付款程序是否符合內控制度要求進行符合性測試等具體的審計程序,采用工程預算與財務數據的對比分析等雙因素分析方法,確定分別由價格和數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價格審查上,可以通過查證材料購買合同及發票,詢問對方單位及對比市場信息價,來發現材料價格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在數量分析上,主要審核材料進出庫的內部控制、材料使用有無浪費、材料采購數量有無超預算、材料采購計劃合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