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具有代表性的幾個財務管理目標觀點。
1、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是指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是利潤達到盡可能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企業有了自主權,有了自己的經濟利潤,人們逐漸認識到產值最大化目標模式弊端太多,于是企業的理財目標就自然轉向了利潤最大化。
2、經濟效益最大化。
所謂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產出和投入的比例關系,即以一定的資源消耗獲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個比利潤更廣義的概念,它必須借助于一定的經濟指標才能表現出來。另外,對它也難以控制,難以分解落實責任。
3、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盡可能多的財富。市場化較早的國家一般都采用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理財目標。但是該目標存在重大缺陷:①使用范圍很窄,非公司制、股份制企業不能使用。②它違背符合社會主義基本規律規律性和統一性兩個主要特征,不利于建立企業內部的利益制衡機制。③它很難使企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很難激發企業廣大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貨幣的價值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優點在于它考慮了取得報酬的時間和風險,克服了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所以,應將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并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
二、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我國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在對以上幾個財務管理目標的對比分析可知,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應對其界定一個科學合理的使用范圍。就我國而言,要強調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1、影響我國選擇財務管理目標模式的經濟現狀。
首先,中國的證券市場剛剛起步,總體來說還不規范,信息傳遞速度慢,投資者對信息的理解力較差。市場上非理性投資遠遠超過了理性投資,無法真實反映財務業績評價的客觀性。其次,中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高,其中銀行借款占絕大多數,銀行對企業的財務決策會產生一種程度的影響。再次,中國政府目前還不可能向美國政府那樣對企業的經營不進行干預,在國有企業占比重較大且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政府對企業的干預是必然的,只是應當盡可能減少行政方面的干預,而更多地采用經濟手段來引導企業地發展。
2、財務管理目標應該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投資者、債權人、員工、客戶等多個利益集團形成的一個契約,財務管理目標應該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梢哉f財務管理目標是這些利益集團共同作用和互相妥協的結果。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環境下,某一利益集團可能會起主導作用。但從長遠發展來看,不能只強調某一集團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團利益與不顧,不能將財務管理的目標集中于某一集團的利益。從理論上講,各個利益集團都可以折衷為企業長期發展和企業總價值的不斷提高,各個利益集團都可以借此來實現其最終目標。所以,應將企業的長遠穩定擺在首位,并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面的利益關系。
3、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衡量。
企業財務目標的制訂,既要符合企業財務活動的客觀規律,又要充分考慮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使之具有實用性和可操控性。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標應該以相關者的利益為出發點。在科學設定薪、息、稅和凈利的權數的前提下,謀求其加權和的最大,即用相關者利益為指標所衡量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是我國企業現階段理財目標的現實選擇。
4、我國企業治理結構及理財目標的發展變化。
我國近些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的著眼點始終是改進和完善政府對企業經營行為的激勵和約束,即從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出發來構建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具體表現為政府擁有經營者任免權,控制企業的重大決策,監督經營者的行為等。這樣的改革思路大致可以稱得上是“股東至上”的治理邏輯。由于這種治理邏輯并沒有解決關鍵的所有者被架空,國有資產受到侵蝕的事例比比皆是,股東權益受到損害的非正常行為屢屢出現。因此,必須轉變企業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國國情又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共同治理”邏輯。
5、“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財目標是企業合理的選擇。
隨著企業治理結構的創新,“共同治理”的治理邏輯強調現代企業只有通過為利益相關者服務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從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要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必須有來自人力資本的創新能力。只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得到保護和合理的滿足,才有利于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股東的財富也才能不斷增加;而企業價值實現了最大化,個人利益及相關者的利益都能有所增加,從而使企業財務管理達到了一種良性循環。
總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演進,充分體現了企業對財務管理認識由淺入深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企業只有通過為利益相關者服務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從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成為財務管理目標。這一目標更有利于協調處理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關系,能夠極大地發揮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導向和核心作用。
【參考文獻】
?。?]蔣衛平,“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的重構”,《財會月刊》,2006.9.
?。?]陳學義,“對企業財務目標的再認識”,《會計之友》,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