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概述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優化資源配置、有效控制成本、規范基礎管理的現代企業管理手段,已為廣大企業接受并應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一般包括:首先,由企業依據整體戰略目標、過去經營情況和現有企業狀況,按企業組織架構進行預算目標的編制,并將預算目標逐級分解下發給下級各組織,直至最基層組織;然后,各基層組織根據上級下達的預算目標進行預算編制,將自己的預算數據上報各上級組織,上級組織進行審批匯總,并逐級上報、審批和匯總直至企業總部;其次,在業務發生過程中,各下級組織將預算執行數據及時逐級上報、匯總至企業總部,以便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匯總分析,并根據預算進行實時和動態的控制和調整;再次,在期末時對各預算組織(責任中心)進行預算的考核評價。最后,再次進入分析過去、決策未來的過程。整個全面預算管理的業務流程構成一個閉環系統,如圖1所示:
補文一
圖1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業務流程圖
二、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業務流程
(一)預算下達與編制 具體表現在:
(1)預算目標的分解與下達流程。先將企業的長期目標(企業目標)分解到中期目標(戰略規劃),再分解為年度(年度預算),季度目標(季度預算與財務計劃),最后分解到每天(生產預算與生產計劃安排);將各類預算目標按照預算組織架構進行預算目標的編制,并將預算目標逐級分解下發給下級各組織(責任中心),直至最基層組織(責任中心)。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
補文二
圖2 預算目標分解與下達流程圖
(2)預算報表模板分發流程。預算報表模板由不同的報表項目組成是具體單位所有業務的具體反映,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內容,也是企業的預算目標分解或具體表現形式。一般而言,單位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時都有預算管理專門機構預算部根據企業具體業務與管理需求,結合單位預算管理目標來制定統一、規范化的預算報表,并根據單位預算責任網絡體系中的各級各責任中心(預算組織)的預算目標、經營業務及管理需求將相關預算報表分發給各級各責任中心(預算組織)。
(3)預算編制流程。關于預算的編制有三種方式,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相結合的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其利弊,企業可以根據組織機構的特點和業務情況選擇合適的編制方式,或者是對不同的預算項目選擇不同的預算編制方式。
一是自上而下編制預算的流程。自上而下編制方法是指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先制定出總的計劃,然后逐層分解到各級責任中心。各級責任中心對預算數據進行相應的調整后,再進行匯總。這個過程可能重復很多次。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補文三
圖3 自上而下編制預算的流程圖
二是自下而上編制預算的流程。自下而上編制方法是指各級責任中心先編制預算,然后匯總生成總的預算。預算管理委員會針對匯總預算進行調整后,再形成各級責任中心的預算。這個過程可能重復很多次。處理流程如圖4所示:
補文四
圖4 自下而上編制預算的流程圖
三是上下結合編制預算的流程。在實踐中上下結合方法顯然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上下結合方法博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優點,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經歷了兩者方法的往復。
(二)預算執行與控制 編制各種各樣的預算,得出圖表并不是目的,真正能夠按照編制完成的預算進行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并在企業運轉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企業推行預算管理的意圖所在。其基本原理是將需要控制的預算項目與日常的業務審批流程相結合。在業務發生前通過項目執行申請流程達到事前控制的目標,其具體流程是根據經濟業務對應的預算項目,從預算系統和業務系統中查找該項目余額并和經濟業務的申請金額進行比較,若該項經濟業務的申請金額小于與其相對應的預算項目的余額,則該項經濟業務經辦人員對該項經濟業務的執行申請通過,并流轉到下一個審核、審批環節。
(1)在業務審批過程中擁有審批權限的人員不僅能夠看到經辦部門申請的全部業務信息,還能夠查看相關業務預算的余額、進度及相關信息,并據此作出同意業務申請、駁回業務申請或返回經辦人員進行業務修改的決策。另外,在業務發生的過程中業務的申請人和審批人能夠實時從系統中獲取該預算項目的相關信息(本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預算數、該項目的執行進度及已執行預算數、當前預算內余額等),并在由于市場環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等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預算執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時按照企業規定的調整流程來進行預算調整來實現事中控制的目標。
(2)在業務發生后會計人員即可在事后對業務進行確認,并且由系統自動進行核算,通過將會計和業務系統中記錄的項目的實際執行數與預算系統中該項目的預算數進行差異分析并向預算考核子系統提供數據以達到事后控制的目標。
(3)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通過預算控制點來實現預算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控制。預算控制的最佳環節是在項目確定前,其次是項目的發生過程及事后的差異分析。預算控制點主要有責任中心點、經濟業務發生點以及財務部門點等。在經濟業務發生時,由預算控制點將實際業務發生的情況與預算控制數據相比較,進行預算項目的發生控制。正是通過這些預算控制點的控制,實現了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控制,如圖5所示:
補文五
圖5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預算控制流程圖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在預算控制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將預算信息、經濟業務實際發生情況實時、客觀地傳遞到各預算控制點,并利用網絡技術將經濟業務發生所涉及的責任中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對各自的職責權限加以明確的界定。
(三)預算分析考核 預算分析考核是預算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對企業內部各級責任中心執行結果(實際經營業績)和預算指標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評價,是對各級責任中心考核和評價的依據。具體包括伴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的動態考評和期末綜合考評兩個層次。動態考評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的現場進行的,對于實際執行結果和預算指標之間的差異及時確認和及時處理。綜合考評是預算期末對于各級責任中心預算完成情況的分析評價,其考評對象要包括企業內部各個責任中心,而考評內容以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為主。預算分析考核的流程如圖6所示:
補文六
圖6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預算分析與考核流程圖
———————
參考文獻:
[1]陳曉紅:《管理信息系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