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金融銀行財務會計論文 > 金融會計與銀行會計制度在金融監管實施的對策

金融會計與銀行會計制度在金融監管實施的對策

 會計論文網www.bjrc1.com 收集整理
逆周期資本監管及其措施

  (一)逆周期監管的提出。新興經濟體的復興給國際金融危機籠罩下的全球經濟帶來一縷曙光。從上次世界經濟大蕭條到這次危機我們不難看出經濟從繁榮到危機運行軌跡的周期性。金融是經濟的核心,自身所具有的刺激經濟發展、積蓄放大風險的特性,總是加速了經濟的繁榮,加劇了經濟的危機,呈現出順周期的運行規律,使全球經濟呈現不可持續性。人們總是在與危機斗爭中聰明起來,2009年4月,二十國集團倫敦峰會要求金融穩定理事會和巴塞爾委員會研究提出緩解順周期問題的政策工具,促使銀行在經濟上行周期計提資本緩沖,以滿足下行周期吸收損失的需要。2010年9月12日,巴塞爾委員會決策委員會會議正式宣布了國際銀行資本監管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包括要求銀行在信貸高速增長、系統性風險不斷累積的情況下,計提逆周期資本緩沖,即逆周期資本監管。

  所謂逆周期資本監管,是指在經濟擴張時期,商業銀行應累積較多的資本,計提更多的撥備以應對經濟衰退時期的需要;在經濟衰退時期,可以適當降低對商業銀行資本的監管標準,促使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以豐補歉推進經濟的復蘇。

  (二)實施逆周期資本監管要構建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有機結合的金融監管框架。宏觀審慎監管的缺失,已被廣泛認為是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重要原因。構建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有機結合的金融監管框架,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我國銀監會針對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提出了一系列逆周期的審慎監管措施:要求商業銀行增加逆周期資本緩沖,中小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要達到 10%以上,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大型商業銀行還要增加附加資本,資本充足率要達到11%以上。銀監會還實施了動態撥備、杠桿率、更加嚴格的流動性比率和科學的薪酬機制等監管指標,對房地產貸款采用了更加審慎的控制,以降低房地產市場風險。

  微觀審慎監管主要表現在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金融市場的監管和最終貸款人的監管三部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是微觀審慎監管的主要內容,金融會計工作貫穿于商業銀行工作的全過程,金融會計系統性過失是積蓄、放大金融風險的根源之一,不規范金融會計行為微觀審慎監管就是一句空話。

  從會計的視角看我國微觀審慎監管的迫切性

  微觀審慎監管的迫切性源于商業銀行的風險性,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來源于銀行各項業務的不遵規性,金融會計工作自始至終貫穿于銀行各項業務的全過程。因此,金融會計工作的不遵規性自然成為商業銀行經營風險的根源。

  (一)金融會計的職能與銀行風險的關系

  l.會計信息反饋職能缺失,無法滿足銀行對風險監管的需求。金融會計缺乏對微觀風險監管所需要的信息的反映。在我國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銀行會計信息功能還沒有從經營利好信息反映的機制向微觀風險管理預警機制轉移。往往習慣于銀行經營宏觀管理的信息反映,不重視風險管理的信息反映,而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才是第一重要的。

 2.銀行會計監督職能的虛設使商業銀行微觀監控成空中樓閣。商業銀行是金融市場的主體,通過信用評級、信貸等手段規范、監督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然而對銀行自身的經營活動的風險監控往往法規、機制不健全成為微觀監管的“短板”。

  (二)銀行會計制度的審慎性與銀行經營風險的關系

  銀行會計制度的審慎性原則是為應付復雜的市場環境,將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的一項會計原則。采用審慎性原則的會計處理與報告方法可以有效地規避銀行風險。但是,從我國現行的銀行會計制度看,審慎性會計原則沒有被廣泛使用,這給我國銀行業經營的風險開了方便之門。

  1.銀行將應收未收的利息確認為本期收益并長期掛賬不符合審慎原則。按我國金融系統現行制度規定:銀行對借款單位應收未收的利息作利息收入核算,并在一年的時間內均計入損益。這樣的處理方法不符合謹慎原則,可使銀行的盈虧不實,增加了銀行經營的風險和會計信息反映失真。而香港的會計準則規定:自結算之日起,四天未收到利息,應停止將應收利息計入當期收入。

  2.銀行呆賬準備金提取比例過小不符合審慎原則。1998年5月29日財政部下發了財商字(1998)302號文件,文件規定:我國金融機構的呆賬準備金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的差額提取,并從成本中列支;對金融企業實際呆賬比例超過1%的部分,應在當年全額補提呆賬準備金。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向混業經營發展,寬松的金融環境使銀行信貸資產中的逾期貸款的比例上升,呆滯貸款在17%~20%,靠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的差額計提呆賬準備金,難以抵御風險。

  (三)金融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與銀行經營風險的關系

  l.金融會計體制改革滯后,不能有效防范銀行風險。金融會計是我國會計體系的一部分,但是,金融會計工作在金融混業經營中的重要職能要向風險管理轉軌,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自我國會計體制改革以來,雖然我國金融會計也在銀行商業化的過程進行了變革。但是,至今仍未建立起現代金融風險管理型的金融會計管理體制。金融會計在反映、監督與參與管理的職能受到體制上的制約,使會計這一基礎性的工作在規避銀行經營風險無法發揮作用。

  2.金融會計制度的建設滯后,不能對金融創新進行全面的監管。金融創新永遠是最具活力的革命因素,我國銀行會計制度的建設跟不上金融創新開拓性經營,面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層出不窮,今后與國際金融大融合以后,衍生金融工具還會大量涌現,《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的實施和這一會計準則轉化為可操作的會計制度迫在眉睫。無章可循使我國的商業銀行還無法利用現金流量表向投資人和債權人披露現金流量的信息,金融會計也無法對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帶來的高風險進行全面的披露、監管。

  金融會計在落實微觀審慎監管的對策

  (一)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型銀行會計新體系

  1.建立統一管理與分級授權核算相結合的會計核算體系和建立以風險管理為基礎的核算指標體系,來考量銀行的經營行為,來核查最終貸款人的信息,來反映企業貸款使用過程中的盈利、還款、付息的風險信息。讓風險管理成為銀行管理的第一個考核的目標,讓風險信息成為銀行管理最靈活、最真實、最有效的管理依據。積極治理“三假”(假憑證、假賬簿、假報表),提高會計核算質量,為改善銀行經營管理與防范銀行風險,及時提供真實、可靠、全面、相關的會計信息。

 2、對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理論有清醒的認知,始終把握審慎監管的主動權。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在有效監管之下的自由化,經營中堅決杜絕違規經營,審慎賬外經營,我國銀行業的風險與損失與違規經營和賬外經營有關。

  3.通過立法強化金融會計的依法從業和道德操守,提高核算的公信度。盡快制定金融會計法,使金融會計依法參與銀行的風險管理的全過程。徹底杜絕假憑證、假賬簿、假報表,違法必究。為銀行風險管理提供真實、可靠、全面的會計信息,及時發現問題,把握化解風險的時機。依法向企業委派會計人員為稽核特派員,加強統一的會計風險管理。

  (二)建立科學全面、跟蹤及時的會計信息體系

  1.對最終貸款人的會計信息審慎處理。鑒于我國目前企業會計信息“兩本賬”的現實,銀行在接受貸款申請時本著審慎的原則考察會計信息。第一,要求企業報送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后的會計報表,并要求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書對真實性負責;第二,要求貸款企業必須提供現金流量表,把企業原來利潤指標和靜態財務比率的信息,統一按現金流量指標和現金流量表有關的財務比率要求反映,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科學性。

  2.銀行建立客戶信息庫網絡。由人民銀行牽頭各銀行利用網絡技術建立客戶信息庫網絡,將每一借款企業在每一銀行的信貸情況、企業經營情況,包括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及補充會計信息、信用等級、開戶狀況建立完整、連續的銀行信貸信息數據庫。全面、完整、連續、動態的監控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防止企業重復抵押、連環保、多頭套貸等不規范行為和高負債經營等現象的發生,保證銀行信貸資產的安全。

  (三)全面建立銀行業務的審慎性會計原則。

  1.改靜態為動態呆賬準備金計提的方法。第一,現行計提呆賬準備金無法滿足防范呆賬風險,改為每月按實際發生的貸款總額的1%全額計提呆賬準備金;根據風險管理分析貸款風險超過預警,立即按發生呆賬的可能程度設立風險等級,按等級計再提的不同比例的“一級、二級——呆賬準備金”。當兩項呆賬準備金累積到足以抵御所有風險貸款可能發生的呆賬損失風險以后停止計提呆賬準備金。第二,放寬呆賬準備金計提范圍。計提呆賬準備金的范圍還應擴大到同樣存在風險的透支、同業拆借、融資租賃和存放同業款等,體現審慎的會計原則。

  2.銀監會制定統一政策,各銀行每年從實現的凈利潤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風險準備基金,專項用于補償各種風險損失,作為風險管理考核目標。

  3.改革壞賬準備計提方法。按照現行的制度規定,銀行壞賬準備是按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3%。計提。但是,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質的應收賬款與發生壞賬損失有不同的的關系,按期末計提不能揭示其聯系也與壞賬準備的提取不相協調。因此,采用賬齡分析法來計提壞賬準備,并按賬齡和性質的不同確定不同的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

  (四)健全銀行風險的監督機制。

  銀行風險的會計監督機制,是指金融會計在處理日常業務中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過程監督。事前監督是指對銀行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制定與考核。事中監督是對銀行的經營過程的動態監控。事后監督主要應通過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和各種報表的檢查分析,對銀行穩健經營的結果進行全面復審檢查,考核各單位有關控制銀行風險責任指標的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與措施,以進一步防范銀行風險。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