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上市公司報表舞弊的概述
(一)會計舞弊的概念
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所謂會計舞弊,是指直接由組織管理層實施,突破現有會計規范,蓄意錯誤呈報、遺漏財務報告中應予披露的內容,或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會計舞弊的作弊者通常均于事前精心設計,事后極力設法隱瞞,舞弊者的層次越高,越難有效預防與檢查。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行為按照舞弊主體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管理當局(經營者)舞弊和會計人員舞弊兩大類。管理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管理當局中一個或多個成員操縱公司會計信息生成或披露而發生的舞弊行為;會計人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自己或與公司外部的第三者進行串通故意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通常是與舞弊的動機和潛在的機會相聯系的,舞弊的動機有經濟性和非經濟性之分。但經濟利益驅使是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最根本原因。當公司的財務穩定性或盈利能力受到威脅時或當承受異常壓力或受到經濟利益驅使時,上市公司就會運用各種舞弊手段來粉飾會計報表以達到各種經濟目的。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現狀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上海和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分別設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掀開了新的一頁,在經歷了20余年的發展歷程后,我國證券市場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矚目和欽佩。但是最近幾年頻發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事件使這些成就黯然失色,從轟動一時的鄭百文、銀廣夏、瓊民源到大慶聯誼、張家界.一起起上市公司違規經營、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會計舞弊事件層出不窮、觸目驚心。僅僅在幾年前發生的銀廣夏事件足以使人感到震驚,虛構巨額利潤達7.6億元,猶如一時間我國證券市場投入的一塊巨石,驚起了無數的波瀾。在最近幾年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件中,李代桃僵的銀河科技、偷梁換柱的科龍等造假金額之巨大,影響之嚴重,性質之惡劣,造假者有恃無恐之勢令人發指。
二、我國上市公司報表舞弊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目前許多上司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兼任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導致經營權和所有權沒有分離,這使得他們在公司的經營活動中為所欲為,損害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權益,同時,公司董事會沒有設立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形同虛設,沒有切實起到監督的作用。高級經理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急需建立,作為所有者的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公司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他們通過雇傭合同雇傭管理人員參與管理,由于雇傭合同并不能遇見所有的問題和高級管理人員對此應采取的對策和方法,加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固定,而股東享有對公司剩余收入的索取權,這就出現了對公司剩余收入管理權和索取權的不相匹配的局面.不但如此,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自己參加經營管理的機會,掌握了比所有者更對的關于公司的信息,造成了高級管理者與所有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以高級管理者借機利用對公司剩余收入的管理權損害所有者對公司剩余收入的索取權,大肆揮霍公司的剩余收入,滿足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二)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
股權結構以國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為主,尤以國家股比重最大,股權結構不合理。大多數上市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或由國家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投資新建而來,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極其嚴重,所有者缺位的股權結構從本質上決定了國有控股公司股東大會的形式化,由于國家持股比重過高,造成了政企不分的問題,導致國有產權虛置,沒有形成人格化的主體。同時,“一股獨大”的股東大會使得中小股東的意志難以體現。在我國,有兩種股東行使控制權的方式:一種是在股東大會上投票,即“用手投票”。另一種是轉讓股票,即“用腳投票”。中小股東運用這兩種方式對公司經營管理決策的影響很小,對公司管理層的約束受限,使得他們對公司股東大會的熱情不高。少數大股東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滿足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不擇手段地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把原本一個體現民主的股東大會變成一個實現自己利益的工具。
(三)公司外部環境差
公司的財務會計報表需要注冊會計師發表意見,這是眾人皆知的道理。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要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性,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公正的立場。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執業鑒證業務的靈魂,如果注冊會計師與客戶之間不能保持獨立,存在經濟利益、關聯關系或屈服于外界的壓力,就很難取信于社會公眾。我國在實行會計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后,要求各個會計師事務所成為合伙制或有限責任公司制。但大量事實表明:原本選擇合伙制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紛紛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這一轉變為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與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相關的活動埋下了隱患。我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時需要的注冊資金不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公司以其擁有的資本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換句話說,如果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法律的規定,從事法律禁止的活動,最壞的經濟后果就是將注冊資本全部賠光,僅此而已,這相對于它們每次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收入來說,簡直是冰山一角,而且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舞弊活動被發現的概率極其小,所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敢鋌而走險。除此之外,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活動中由于與鑒證客戶在重大會計、審計等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和受到有關單位或個人不恰當的干預而受到解聘威脅,這些外界壓力因素極有可能損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四)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完善的法律體系是保持和維護會計業良性發展的制度保障。在對違法的注冊會計師進行處罰方面,處罰力度遠遠不夠,還沒有形成法律所應有的威懾力。在經濟處罰方面,僅僅沒收會計師事務所的非法所得,并處以1至2倍的罰款,而對于注冊會計師的處罰,區區幾萬元。這與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逃避法律制裁從事違法活動所得的巨額收入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在行政處罰方面,一般是吊銷執業執照,涉及刑事責任的非常少,對受害者的民事賠償更是史無前例。可見,建立健全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處罰力度和監管力度,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三、針對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對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
解決所有者和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矛盾與沖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激勵與約束高級管理人員的長期契約或合約,一方面通過契約關系對代理人(高級管理人員)行為進行密切監督以便約束高級管理人員那些有悖于委托人(所有者)利益的活動;另一方面提供必要的激勵和動力,如對代理人實行年薪制或股票期權,把代理人的薪金與公司的收益相掛鉤等,使代理人為實現委托人以及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同時應完善董事會的內部機構,設立審計委員會和獨立董事,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作用。
(二)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制衡機制
通過將股權分散,將以國有股為主的股權結構轉化為以法人和公眾持股為主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模式,解決國有股“所有者缺位”的問題。也可以降低因國有股持股比例過高造成的產權不分等問題,還可以解決國有股股權不到位問題,使上市公司由虛擬化找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法人和公眾持股的治理主體。同時,股權減持有利于股權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國有股所占比例的相對減少,從而為引進其他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人創造了新的條件。將股權進一步
分散,有利于從根本上改變大股東控制股東大會的局面,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防止會計舞弊的發生。
(三)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
保持和維護注冊會計師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性,相關各方在注冊會計師執業時不得要求其從事違法的活動,為注冊會計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開展同業互查活動,這對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服務質量,防止上市公司會計舞弊大有裨益。另外,進一步優化審計業務市場,在有條件的地方擴大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規模,提高執業標準,凈化執業環境。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使有關活動有法可依
各級權力機關要加大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的步伐,保證會計人員的有關活動有法可依。同時,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法律法規教育,在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戒的同時,對優秀會計工作者進行表彰和獎勵,營造懲惡揚善的環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法律法規的認同感,促使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職業行為。此外因民事責任的相對弱化降低了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違法職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就要求進一步修改與注冊會計師執業相關的責任,提高違規執業的成本,使注冊會計師在法律法規面前望而卻步。
四、結束語
總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件近幾年呈現高發態勢,會計舞弊手法也越來越隱蔽,要想從根本上根治這一頑疾和毒瘤,需要包括上市公司、政府部門、社會公眾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超,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表舞弊原因分析,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2]陳忠銘,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舞弊問題研究,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鄒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廖沁芳,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與財務舞弊分析,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