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在經濟危機下的加強措施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在經濟危機下的加強措施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其目標包括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個要素。從我國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事件本身及應對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企業在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給我們設計、執行和評價內部控制帶來反思。
  
  一、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是內部控制框架的基礎,涵蓋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誠信與道德觀等多方面內容。盡管內部控制更強調相互牽制的制度性安排,但人的因素在內部控制,尤其是內部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中小企業的控制環境很不完善,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沒有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我國中小企業內部人控制嚴重,股東會、監事會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虛設,嚴重影響了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體制,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一個權利分配、制衡和約束的整體,可以為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提供制度保證。二是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無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現象較為嚴重。目前,仍有不少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基礎薄弱,相當一部分單位的領導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持冷漠態度。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殘缺不全,甚至有的單位負責人超越內部會計控制行使職權,不支持會計工作,使內部會計控制執行起來大打折扣,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三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會計控制制度不完善, 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內部控制跟不上形勢發展的步調,制度建設滯后;另一方面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制約了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發揮。
  面臨金融危機,我國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必須轉變經營管理觀念,必須明確管理與效益的關系,明確內部控制在現代企業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內部控制當作企業管理的一件大事來抓,加強對內部控制體系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應樹立內部環境控制的風險意識,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影響應有明確的認識,應走出誤區,更新觀念,強化管理;要為員工建立一個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勵、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統;培養一批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奮、正直、忠誠的員工,不斷加強員工的后續教育,對關鍵崗位定期輪崗、換崗,對不相容職務嚴格分離,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管理欠缺及舞弊行為,以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要求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并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我國中小企業的風險意識問題集中表現在風險意識淡薄、風險評估不夠,普遍存在著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到位的現象,忽視了會計的命脈功能,脫離會計控制。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的意識偏差,會導致內部制度局部形同虛設,造成企業管理整體混亂。
  我國中小企業缺乏的就是這種風險意識和機制,不管是什么風險,企業都應該加強風險意識,建立起可以識別、分析和管理風險的機制,建立風險應對策略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控制活動
  是指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來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內。就財務控制而言,從一份對我國中小企業調查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小企業不設會計機構且會計人員分工不明確的占了61.5%;提供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占了46.9%,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有的個別企業負責人兼任會計,有的企業會計兼任出納或物資保管,使企業的財產管理處于嚴重失控狀態,還有的企業聘用一些熟人當會計,業務素質不高,不能獨立處理賬務,不能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會計人員雖然不是內部控制的主體,但卻是內部控制信息的制造者,是內部控制效果優劣的最直接反饋者。
 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財務會計控制,通過實行憑證控制、賬表控制、對賬控制和內部牽制,確保會計信息質量。要給予財務人員相應的權利,規定任何賬務處理的確定權在財務負責人。對不符合規定的報銷有權拒絕,有利于實施全面的控制。
  
  四、信息與溝通
  這個要素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內部控制的神經系統,它要求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要在企業間廣泛宣傳。首先,宣傳有關內部控制的各項規章制度,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并互相監督;其次,宣傳內部控制健全企業的管理經驗,宣傳失控的巨大危害,從客觀上營造良好的控制環境。年終,結合職工業績考評,對嚴格執行內部控制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而對發現不按制度辦事的人員要予以相應的處罰,使內部控制深入人心,自覺遵守。通過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中小企業可有效地防止、發現和糾正錯誤與舞弊,減少損失,提高資本獲利能力,提高競爭力,在擔負經濟體系重要角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內部監督
  該要素要求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對建立內部監督不夠重視,內部監督體系殘缺不全、有關內容不夠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不少的中小企業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即使有內審機構的企業,其職能也已嚴重弱化,不能正確評價財務會計信息及各級管理部門的績效。有的企業沒有制度化的內部審計,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執行力,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首先,出于成本費用等因素的考慮,許多中小企業一般不設專門的內部監管部門,企業的各項業務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鉆。其次,目前中小企業的外部監督主要由企業主管部門實施,而主管部門往往從本部門利益出發,對所屬企業采取保護主義,不能進行有效監督。第三,鑒于其專業化程度和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在接受社會審計部門的審計時,需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成本來提供所需的資料,或者在為外部使用者提供信息時,因披露企業經營狀況而在同行業競爭中對本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及其他方面的考慮,一般不愿接受外部審計部門的監督。調查顯示,目前尚有76.6%的中小企業不接受社會審計。我國中小企業因條件所限,不設專門的內審機構,不配備專職人員,可由財務部門負責人直接負責此項工作,對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隨時反饋,及時改進。外部審計會將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提出有建設性的改進建議,有利于完善內部控制。
  中小企業出于成本費用等方面的考慮,相關的職能部門設置不是很細,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則必須涉及經營管理全過程。注意每項業務活動都劃分為授權、主辦、標準、執行、記錄和復核六個步驟,確保任何經濟業務從發生到完成的全過程都不是由某個部門或個人單獨處理。做到:費用開支報銷,物資購進、領用按經手人、驗收人、發出人、領用人審核蓋章,負責人審批,制證人員審核憑證,出納員收付款,記賬員記賬的程序辦理,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機制。同時對實物資產,不僅應進行金額控制,還應進行實物控制,加強保管,定期盤點。
  鑒于以上存在的種種情況,使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如政府、銀行等普遍認為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具可靠性,資信度低,使中小企業籌資難,融資難,擴大市場占有難。因此,面對金融危機,我國中小企業為了迎接金融危機形勢下的挑戰和機遇,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加強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朱瑞華,試論我國家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M],企業活力改革探索,2006年第4期
  [2]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1年第2期
  [3]湯谷良,財務控制新論:兼論現代企業財務控制的再造[J],會計研究,2000年第3期
  [4]林朝華、唐予華,內部會計控制若干理念剖析[J],上海會計,2002第9期
  [5]于增彪、麻蔚冰、王競達,亞新科公司內控評價體系的構建[J],《新理財》,2006年第10期
  [6]劉金文,論相關理論對內部控制研究的啟發與影響[J],財務與會計綜合版, 2009年第1期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