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門預算審計所需的主要資料包括:1.財政部門下達的指標通知單。該表主要包括資金來源、下達指標處室名稱、科目名稱、科目代碼、金額、預算單位名稱、項目代碼等信息;2.部門預算導出表。該表主要反映預算單位報送的部門預算基本情況,包括預算單位名稱、主管處室名稱、支出項目、科目編碼、項目、金額等信息;3.項目庫。該表主要反映預算單位的編制的預算項目,包括單位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碼、金額等信息;4.支付憑證。該表主要反映財政對預算單位的實際撥款情況,包括撥款時間、資金來源、支付類型、單位名稱、付款單位名稱、賬號、收款單位名稱、賬號、開戶行、金額等信息;5.銀行賬戶備案情況表。該表主要反映預算單位開戶銀行在財政的備案情況。
三、審計思路及方法
步驟一:驗證預算執行系統中的部門預算數據是否完整。
1.計算部門預算導出表總額和指標通知單中部門預算金額,比較兩者是否一致。分析是否存在部門預算沒有通過預算執行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分配的情況。主要SQL語句如下:
select sum(金額) as 通知單合計數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編號 like '%部門預算%' and 金額>0
select sum(金額) as 部門預算合計數 from 部門預算導出表
審計結果顯示:部分單位的部門預算導入數和預算通知單數不一致,進一步分析發現有單位雖然編制部門預算,但是沒有通過預算執行系統進行指標下達和國庫集中支付。
2.將部門預算導出表和指標通知單部門預算數按單位匯總,再通過單位代碼進行關聯,將兩者數據進行比對,計算兩者的合計數,然后將按單位匯總過的部門預算和通知單按單位代碼關聯,找出兩者金額不一致的情況,并分析原因。主要SQL語句如下:
select 單位編碼,單位名稱,sum(金額) as 部門預算金額 into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 from 部門預算導出表 group by 單位編碼,單位名稱
select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sum(金額) as 通知單金額 into 指標通知單單位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編號 like '%部門預算%' and 金額>0 group by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
select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 from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 Ieft join 指標通知單單位 on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單位編碼=指標通知單單位.單位代碼 where 指標通知單單位.單位代碼 is null and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部門預算金額<>0
審計結果顯示:按單位進行進一步篩查后,發現有部分單位的項目未按明細導入預算執行系統,導致兩者金額存在差異。
3.計算出部門預算導出表和通知單中帶項目編碼的項目合計數,將兩者合計數進行比對,然后部門預算與指標通知單項目代碼一致但金額不一致的記錄篩選出來,并分析原因。主要SQL語句如下:
select sum(金額) as 預算項目合計數 from 部門預算導出表 where left (支出項目類別編碼,8)='00010003'
select sum(金額) as 通知單項目合計數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編號 like '% 部門預算%' and 金額>0 and 項目代碼 is not null
select 部門預算導出表.* into 部門預算項目 from 部門預算導出表 where left (支出項目類別編碼,8)='00010003'
select 指標通知單.* into 指標通知單項目表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編號 like '%部門預算%'and 金額>0 and 項目代碼 is not null
select.* from 部門預算項目表 inner join 指標通知單項目表 on 部門預算項目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指標通知單項目表.項目代碼 where 部門預算項目表.金額<>指標通知單項目表.金額
審計結果顯示:有部分預算單位部門預算中的項目金額和預算執行系統中的通知單金額不一致。
步驟二:審查部門預算的執行及預算分配情況。
1.按單位將部門預算導出表和指標通知單按金額進行匯總,分別生成單位預算和單位預算執行表,并將兩表按單位代碼進行關聯,將預算金額和執行金額差距較大的數據篩選出來,并分析差異較大的原因。主要SQL語句如下:
select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sum(金額) as 執行金額 into 單位執行表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待分標志=1 and 來源名稱<>'當年預算外' group by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 order by 單位代碼
select 單位執行表.單位代碼,單位執行表.單位名稱,執行金額,部門預算金額,執行金額-部門預算金額 as 差額,(執行金額-部門預算金額)/部門預算金額 as 差額比例 into 預算執行對比表 from 單位執行表 inncr join 部門預算導出單位 on 單位執行表.單位代碼=部門預算導出單位.單位編碼
where 部門預算金額<>0 and (執行金額-部門預算金額)/部門預算金額>1 or (執行金額-部門預算金額)/部門預算金額<0)
審計結果顯示:預算金額和執行金額的差距較大,進一步分析原因,發現由于部分單位的預決算口徑不一致,導致預算和執行結果有差異。
2.將指標通知單的項目數據、部門預算項目、項目庫中的數據進行比對:
(1)將部門預算導出表與項目庫中的項目按項目代碼進行關聯,找出部門預算導出表中有但項目庫中沒有的項目記錄(即部門預算中的項目未從項目庫中選取的記錄),同時篩選出項目代碼一致但項目金額不一致的項目記錄。主要SQL語句如下:
select 部門預算項目表.* from 部門預算項目表 left join 項目庫表 on 部門預算項目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項目庫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 where 項目庫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 is null
select 部門預算項目表.單位名稱,部門預算項目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部門預算項目表.項目名稱列表名稱,部門預算項目表.金額 as 預算金額,項目庫表.金額 as 項目庫金額 from 部門預算項目表 inner join 項目庫表 on 部門預算項目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二項目庫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 where 部門預算項目表.金額<>項目庫表.金額
(2)從指標通知單中篩選出在預算執行中追加調整的記錄,生成追加調整表,再與項目庫表進行關聯,找出追加調整表中有但項目庫表中沒有的記錄(即追加調整項目沒有從項目庫中選取)。
select * into 追加調整表 from 指標通知單 where 編號 not like '%部門預算%' and 來源名稱<>'當年預算外' and 來源名稱<>'省撥專款' and 待分標志=1 and 單位代碼 not like '8%' and 單位代碼 not like '9%' select 追加調整表.* from 追加調整表 left join 項目庫表 on 追加調整表.項目代碼=項目庫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 where 項目庫表.項目名稱列表編碼 is null
審計結果顯示:由于年初預算預見性較差,有部分單位的項目追加調整較多,而且部門預算時有的項目沒有從項目庫中選取,在預算追加時項目也沒有從項目庫中選取,弱化了項目支出管理和預算約束力。
3.指標通知單中將每個單位的分配的處室數進行匯總,找出一個單位由多個處室分別分配資金的情況。
select distinct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處室名稱 into 多頭分配 from 指標通知單
select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count(處室名稱) as 對應處室數 from 多頭分配 group by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having(count(處室名稱)>2) order by count(處室名稱) desc
審計結果顯示:存在財政的多個處室對一個預算單位進行預算分配、追加的情況,導致主管處室難以全面、準確、動態的掌握預算單位總體情況,客觀上增加了部門預算的監管難度。
步驟三:審查預算資金的撥付環節。
1.從支付表中檢索出12月份授權支付時,收款單位名稱和付款單位名稱一致但收款單位和付款單位賬號不一致的記錄,有無存在年末突擊撥款的情況。
select * from 支付憑證 where 收款單位名稱=付款單位名稱 and 收款單位賬號。付款單位賬號 and 月份='12' and 說明 not like '%省下%' and 憑證號 like '%授%' 2.篩選出支付表中授權支付時收款單位和付款單位名稱一致的收款賬號與銀行賬戶備案表的開戶行賬號關聯,篩選出銀行賬戶沒有在財政備案財政卻有支付記錄的賬戶。
select distinct 單位代碼,單位名稱,收款單位賬號 as 單位賬號 into 支付憑證銀行賬號 from 支付憑證 where 收款單位名稱=付款單位名稱 and 憑證號 like '%授%' and 收款單位賬號 is not null
select distinct 支付憑證銀行賬號.單位代碼支付憑證銀行賬號.單位名稱,支付憑證銀行賬號.單位賬號 from 支付憑證銀行賬號 left join 銀行賬戶備案情況表 on 支付憑證銀行賬號.單位賬號=銀行賬戶備案情況表.開戶行賬號 where 開戶行賬號 is null
審計結果顯示:財政部門在年末對預算單位進行突擊撥款,而且財政撥款的銀行賬戶沒有在財政部門進行備案,財政支付賬戶管理存在漏洞。
四、審計建議
財政部門應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嚴格預算執行,進一步規范部門預算編制及配套措施改革措施,加快推進滾動項目庫建設,完善部門預算分配、資金撥付、部門決算的全過程動態監控,逐步減少預算執行過程中多投分配的情況。同時,逐步加大部門預算執行主任,實行項目預算績效評價制度和必要的問責制,以強化預算約束,提高預算執行的效果。
(作者單位:南京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