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會計政策的選擇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會計政策具有一定彈性,企業管理當局可以在政策范圍內,“靈活”地選擇會計政策,而會計政策的選擇直接影響到財務報告的質量 。
2.1 會計政策的局限性
我們知道,列入報表的僅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我們對報表的分析僅僅是分析了那些報表中列示的經濟資源,實際上,企業有許多經濟資源或是受客觀條件制約、或是受會計方法的制約而并未在報表中得到體現。例如,企業的人力資源的價值未能在報表得到反映。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力資源逐漸成為第一資源,作為提供生產經營信息的信息系統會計由注重成本逐漸轉向對企業整體價值的關注。與物質資本投入不同,人力資源轉化為生產不是直截了當,但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深遠的。
2.2 會計計量方法的局限性
會計計量是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的前提,這就要求有一個能綜合各類經濟業務的計量單位作為計量各項經濟業務的影響及其結果的共同尺度.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這個共同尺度只能是貨幣單位,因為貨幣是價值的表現形態,具有其他任何計量單位所不具備的綜合能力。會計所提供的主要是企業經濟活動是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數據和信息。然而就用貨幣單位作為會計統一的計量尺度,實質上存在著貨幣是穩定的這一假設,因為如果貨幣不穩定就沒法把它作為統一的標準尺度。然而這一假設在現實生活中受到了持續通貨膨脹的沖擊。
3 環境因素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
3.1 企業內部因素
3.1.1 業績壓力
公司的業績壓力分別來自于內部與外部。外部壓力主要來自于資本市場。因為證券分析師和股東所重視的是短期的獲利能力和營業收入的增長,這就使得管理層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此外,管理層還必須對董事會及股東負責,董事會常常施加壓力要求管理層完成財務及其他目標,為激勵管理層,公司還經常采取一些激勵措施,如將個人的績效及薪酬與經營或財務目標相連接。在這種環境下財務報告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3.1.2 復雜的商品交易活動
隨著金融商品的不斷創新,出現了一些復雜的財務工具和結構復雜的交易活動,有的公司還會采取一些創意性的商業活動,如通過購并等形式擴大自己的規模,但是有關資料顯示很多購并并未達到預定目標,反而會增加公司財務危機及財務報告不實的風險。
3.1.3 市場競爭的壓力
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需求矛盾突出,其結果往往會造成有的企業利潤下降、籌資能力減弱、成長趨緩、資本市場發展受阻、公司被迫采取減產或降價等措施。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最后都將反映在公司的財務報告上。相關的會計實務如果未加以處理,財務報告的質量必然會下降。
3.2 企業外部因素
3.2.1 監管機構的監管力度不夠
從一些已經查處的案件來看,不少在招股說明書中作假的不法行為監管機構沒有及時發現。另外,交易所對上市財務報告披露的監管主要是在持續披露階段,對于持續財務信息披露的載體——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的審查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采取事前審核的辦法,由于時間和人力的制約造成了事實上的審查不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
3.2.2 中介機構功能的錯位,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一些中介機構在財務報告披露的問題上和上市公司一起與監管部門周旋,使監管者在專業水平上處于劣勢,大大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3.2.3 法制不健全
我國“證券法”中缺乏民事責任的規定,因此在實踐中,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通常采用行政處罰的辦法解決,但對受害投資者卻沒有給予補償,無法對違規者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
4 結論
總而言之,在目前的情況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財務報告的質量還有多方面的不足,但隨著世界各國會計的不斷發展進步,財務報告的質量將會有越來越真實公充,而且實用,將會更好的為信息使用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張新民,王秀麗.解讀財務報表——分析方法[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23-25.
[2] 張新民.業財務報表分析—教程與案例[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55-57.
[3] 佘恕蓮.西方財務會計[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4: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