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會計和獨立審計實務中都要運用職業判定。因為會計和審計職業特點不同,所處理的業務特點不同,兩種職業判定的概念、運用、目的及對判定者的要求等方面有很大區別。在會計和獨立審計實務中都要運用職業判定。因為會計和審計職業特點和所處理的業務特點不同,它們各自所運用的職業判定也有很大區別。
一、兩種職業判定都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會計準則答應企業會計職員選用不同的方法對會計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不同的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哪一種方法能使結果更接近客觀實際,有時很難有一個客觀尺度,只能依據會計職員的職業判定來確定。會計職業判定上海論文網:是會計職員按照會計準則、軌制的要求,根據企業理財環境和經營特點,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日常會計事項的處理和財務報表的編制應采取的原則、方法、程序等方面進行判定與選擇的過程。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摻雜了會計職員的主觀臆斷。獨立審計職業判定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對擬獲取或已獲取的證據所做的各類分析、評價和推斷。專業判定能力是注冊會計師必需具備的能力之一。審計職業判定貫串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進步職業判定的正確性是注冊會計師降低審計風險、實現審計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從對被審計單位的選擇、內部控制軌制測試結果的評估、重要性原則的運用、審計抽樣方法的選擇及其結果的評價,直至決定審計意見的類型和措辭,都離不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定。可見,不管是會計職業判定仍是審計職業判定,都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流動。
二、兩種職業判定的運用范圍不同會計職業判定主要運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會計原則的選擇與協調。經濟流動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在會計實務中對某一會計事項進行確認、設計、揭示時,需要在多個會計原則之間作出選擇。而各個會計原則之間也有矛盾,如可行性與相關性、謹嚴性原則與一致性原則之間就時有沖突。在特定的前提下,某項原則是否應優先考慮、選擇的“度”應該多大、如何準確處理多個原則的使用順序、怎樣實現不同原則之間的最佳組合等,都必需依靠會計職員的判定來進行相應的選擇與協調。第二,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因為客觀經濟情況的復雜性和各個企業的特殊性,企業可在答應的范圍內對統一經濟事項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在多種會計處理方法之間本無絕對的孰優孰劣,現行軌制也缺乏對多種方法選用尺度的詳細劃定,會計職員只有在工作中運用自身的職業判定,在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選擇適合本企業詳細情況的會計處理方法,以便會計信息能如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第三,會計估計。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常常需要利用最新信息對具有結果不確定性的交易或事項作出判定,對未來事項是否發生及未來事項的發生時間與影響予以估計入賬。常見的需要估計的項目有壞賬、或有損失、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與凈殘值、無形資產和待攤用度的攤銷期限等。這些項目必需通過會計職員的公道猜測與推斷并加以確認、設計,會計信息才能如實地反映企業經濟流動,其確認、計量、揭示的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職員職業判定能力的高低。第四,重要性原則的運用。重要性原則要求對那些預期可能對經濟決議計劃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予以單獨反映或重點說明,對于不太重要的經濟事項可以在會計記實或報表上予以簡化或省略。(責任編輯:會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