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1世紀以來全球范圍的財務丑聞以及舞弊案件,會計信息質量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會計人員面臨兩難境地,會計職業道德滑坡的原因有很多。應從各個途徑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信息質量;公共領域
我國的經濟文化等各領域正在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需注重職業道德建設。而會計是反映經濟活動的主要途徑,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經濟活動的信息需要會計人員予以披露,經濟活動的決策需要會計的信息,所以會計工作要提倡職業道德就顯得尤為重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我國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規定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等。
但是21世紀以來全球范圍的財務丑聞以及舞弊案件,會計信息質量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分析其兩難境地、整個社會的誠信環境以及深層次的原因,試從幾個途徑來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
目前絕大多數會計人員都能遵守職業道德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把好財經法規的關口,堅持誠信原則,但是也有部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不很令人滿意,具體表現為: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淡漠
當單位利益與國家、公眾利益發生沖突時,有些會計人員不能堅持原則按照制度辦事,而采取偽造、變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等,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更有甚者還偽造虛假原始憑證,如報關單、增值稅發票等,來達到粉飾報表的目的,人為制造大量財務舞弊案件,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建設。如我國的銀廣夏、麥科特、啤酒花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案件,已經引發了社會誠信危機,降低了社會對會計這個職業的信任。
(二)受利益的驅動,會計人員對舞弊行為明知故犯
在市場經濟建設中,有些會計人員經受不住物質利益的誘惑,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利益追求,他們不顧職業道德的約束,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給國家財產造成嚴重損失。例如,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財務局經費管理處會計卞中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2億多元,并且從中牟取好處300多萬元。又例如,原福建師范大學財務處3位會計人員挪用公款進行炒股,并發了私財。類似種種案例都是會計人員自律行為失控的表現,同時也造成了對會計職業聲譽的損害。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滑坡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目前會計人員都是受雇于某一企業,所以企業決策者的行為、道德水平都會對會計人員產生影響,以管理層或控股股東為行為主體的企業倫理影響深遠。而目前的企業存在較嚴重的非倫理行為,管理層的倫理道德處于較低層次。控股股東的誠信環境也存在很多問題,如鴻儀系“掏空”旗下上市公司的案例中,控制性股東利用金字塔式股權結構及對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的把持牢牢控制了上市公司,進而通過關聯資金占用、關聯擔保、資產重組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而我國的會計人員在行政上、經濟上都依附于企業,雖然目前的《會計法》也已指出單位負責人對會計違法行為應負主要責任,但由于利益的驅動,單位主管還是會指使會計人員做有違法律的事情。而且目前公平的會計人才市場還沒形成,我國會計從業人員人數眾多,甚至呈飽和狀態,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目前會計從業人員共1300萬,從年齡結構上看,25歲以下者占16%,45歲以上者占14%。從學歷結構上看:其中中專以上學歷者占47.07%,大學本科學歷占2.32%。大量的大中專會計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最近的人才需求顯示財會人員供求比例失調,所以現在只有老板炒會計人員,而會計人員沒有炒老板的資本。由此也不難看出很多會計人員在進行業務處理時的兩難境地。在韓傳模等(2002)的調查問卷中顯示:當前普遍發生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占88.8%的會計人員是沒有主觀故意的,如果沒有遇到授意、指使、強令,他們自己是不會主動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
(二)會計制度本身的靈活性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會計準則或會計標準的選擇余地很大,再加上會計事項的特殊性,使得會計人員在進行職業判斷時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如在壞賬準備的計提上,會計準則規定,計提方法可由企業自己制定,壞賬準備提取的比例也可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還有制度規定的其他資產的減值準備,如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這些規定都具有一定的“公共領域”,這就給會計人員提供了調節報表的空間。如四川長虹在2004年12月28日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使得2004年年報預虧37億元,按照四川長虹總股本21.64億股計算,預計全年每股虧損將達1.71元左右。而2005年長虹一季度的報表卻有凈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431.89%,所以就出現了2005年4月16日發布2004年巨虧年報,而2005年4月18日發布漂亮季報的現象,不禁讓人懷疑長虹是不是在玩弄會計魔方?這里就牽涉到一個會計職業道德的問題。有的會計人員會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以公允反應企業經濟業務為準繩來選用會計政策,而有的會計人員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會受到利益的干擾,在職業判斷時失去了客觀公正的立場,利用提前確認收入、延后確認費用等各種手段來操縱利潤,從而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做有違職業道德的事情。此外會計準則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準則的制訂跟不上新的業務,如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出現,在新的準則還沒出來之前,上市公司就容易利用其空白來選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會計政策。
(三)其他因素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影響
目前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督機制還不很完善,會計信息失真成本也很低,這些都是導致會計人員鋌而走險的原因。企業通過編制虛假會計信息可以獲取貸款、投資或減少稅金的機會,上市公司還可獲得發行新股或配股的資格,好處有很多,而對造假的處罰力度很輕,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是對造假者的罰款最高為30萬元,刑事責任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這種懲罰力度相對來說太小。造假的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這些就會使得會計人員甘冒風險而去制造虛假會計信息。
三、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改善公司治理結構
會計工作的從屬性決定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受到內部環境的制約,一個單位的文化底蘊、內部控制情況、領導層決策、治理結構的好壞情況都對會計工作產生影響。所以要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必須要凈化會計人員的從業環境,要改善公司治理結構。
還可以建立一個公平的“會計人市場”,達到會計人與企業的最佳配置,會計人有權選擇自己滿意的企業,公平競爭,去留自由,企業也可在市場上擇優聘用,這樣就可以降低會計人對企業管理當局的依附性,就可以具有相對獨立性,就可以按照會計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來進行會計活動。
(二)倡導優秀的會計職業道德,從正面來引導良好氛圍
我們應該看到,畢竟絕大部分會計人員還是很優秀的,例如,2009年財政部進行的全國會計杰出人才和會計領軍人才工程,就是要激勵廣大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敢于維護正確的立場。另外還可以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從而來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建立持續的會計職業道德培訓機制,使得教育具有長期性
目前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還比較少,在會計的一系列考試中涉及的也不多,在高校里這方面的教育也比較少。建議應在高校里針對大中專生開設職業道德教育的課程,并且要重視后續教育。在各種會計方面的考試中可以加入職業道德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使各個層次的會計人員都能接受職業道德的教育和再教育,能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
(四)會計人員自身應加強職業道德的修養
會計人員應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規定,認真處理業務,要有羞恥之心,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站在金錢關卡最前沿,應能抵制住誘惑。要不斷優化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優化心理素質,增強自己的社交能力,才能在各種矛盾中排除阻力,嚴守會計職業規范。
此外,還應加大造假成本,加強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懲戒力度,完善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吳水澍,劉啟亮.會計制度、公共領域與會計職業道德[J].會計研究,2005(11).
2、韓傳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與自律機制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