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華 姚正禹
伴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以及企業生存環境的復雜化,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已經成為完善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機制的重要內容。美國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和COSO發布的ERM框架,宣告了美國企業的控制管理從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向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的進化。2006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宣布將率先在中央企業開始推行風險管理機制。
然而,在實務操作中,風險意識淡薄、防范機制缺失,仍然是一系列惡性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而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再次引起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對風險管理方法的深層次思考。
一、本次經濟危機的新特點
及其對風險管理的挑戰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正在世界范圍內蔓延。與前幾次經濟危機相比,本次經濟危機表現出了幾個鮮明的特點。
?。ㄒ唬┍敬挝C的根源在于對風險的疏忽
美國次貸危機的起源是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違背了風險控制的原則,向沒有信用證明、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卻有大量其他負債的購房者提供大量貸款,然后利用金融工程技術,將次債進行分割、打包、組合,構造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進行出售。在高額利益的引誘下,投資銀行、證券機構、專業銀行、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其他社會資金蜂擁而入,以平均1:30的杠桿比例,極度放大了次貸金融衍生品的盈利水平和風險,從而打造出一個近乎完美的金融鏈條。
?。ǘ┪C中帶頭倒下的是風險管理界的精英
從整體上看,此次經濟危機首先出現的重災區是金融型企業。在危機中率先倒下的金融機構包括位列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公司、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華盛頓互惠公司以及美林證券、美國國際集團等一系列著名大型機構。這些機構全部是行業龍頭和業界精英,其風險研究能力與金融創新能力堪稱世界一流,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風險的含義,然而最終他們卻難逃轟然崩塌的厄運,其中緣由值得人們深思。
(三)危機破壞力強、波及面廣
雖然這次危機由美國次貸引起,但波及的卻已是整個世界的整體經濟,危機也迅速擴散到了其他行業。危機震蕩波首先引發生產型企業出現困境,因為這些企業無法從正規的市場渠道上尋求到急需的資金,難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產和經營,從而引發生產型企業的停產和倒閉。2009年1月,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49%、40%和55%。6月,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宣布破產,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司破產案。不僅如此,經濟危機還在眾多行業企業中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這對所有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是個嚴峻的考驗。
?。ㄋ模ζ髽I風險管理的挑戰
本次經濟危機反映出了當前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普遍較低的現狀,不管是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證券等走在風險管理研究前沿的機構,還是普通的上市公司和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仍然是企業生存的致命傷。本次經濟危機折射出來的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一是風險意識淡薄,企業在追逐巨大利益的時候常常忽略了風險控制;二是風險管理流程不健全,缺乏全面系統的風險管理程序;三是現有的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滯后于風險管理的需要,難以對抗日益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四是相關的監督機構和監督制度不完善,導致風險管理監督體系的缺位。
二、現代風險管理框架對傳
統風險管理框架的改進
國內外的風險管理的實踐已經表明,從整體和戰略的角度對風險進行全面管理是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F代風險管理框架對傳統風險管理框架的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風險管理的目標與對象
傳統風險管理的目標強調的是控制帶來損失的風險,因此傳統風險管理的對象實際上僅限于純粹風險。純粹風險是指只能帶來損失的風險,其后果要么為零,要么為負。后果為零指的是導致風險的事件實際并未發生,或者即使發生,但未造成損失;后果為負則是風險事件實際發生并造成現實損失。因此,傳統風險管理對象側重的是靜態風險。
在現代風險管理框架中,風險不僅僅是損失的締造或分配,也可能是收益的創造與分配;風險管理的目標不是純粹的追求風險最小化,而是尋求風險與收益的最佳平衡點。
(二)風險管理的范疇
傳統的風險管理側重于個別(具體)風險,而現代風險管理則對傳統風險管理范疇加以拓展,除了個別風險外,現代風險管理還十分關注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源于企業外部,是由于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變化,而企業主觀判斷與客觀實際出現偏離所造成的風險。比如經濟體制變化、政策變化、宏觀管理失誤、經濟滑坡、法律變遷、國際市場變化、利率變化、匯率調整、消費者需求變化、競爭對手出現等等,均為企業外部系統風險。外部系統風險是無法控制的,但是可以通過有效途徑加以規避,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將企業面臨的系統風險轉變為個別風險加以控制。
(三)風險管理的因素
傳統的風險管理框架通常只考慮企業內部程序性的控制因素,而現代風險管理框架認為,風險管理還應該包括道德、觀念、文化和心理等因素?,F代風險管理強調用上述非控制的手段來達到控制的目的,因此,現代風險管理能夠更多地考慮企業社會責任、公司文化以及公司治理等因素。現代風險管理也因此在企業整體戰略規劃下有意識地允許企業選擇技術導向型、人文導向型和財務導向型等風險管理模式。所以筆者認為,現代風險管理比傳統風險管理更適應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更綜合的風險管理模式。
(四)風險管理系統
傳統風險管理建立的是一個分部門、分業務的隔離式風險導向管理系統,該系統以部門或業務作為風險控制單位,采取獨立的風險管理措施。而現代風險管理是一個以資本契約和管理契約關系為依托,以價值流程為主線,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出發點,由企業所有者和高層管理者帶領的控制組織行為和員工行為的系統?,F代風險管理系統使風險管理融入到企業的整體戰略、管理決策和經營活動之中,并塑造出全員風險意識。
?。ㄎ澹╋L險管理技術和方法
由于傳統風險管理的目標主要是對造成損失的風險進行控制與管理,因此其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同樣側重于損失的衡量與控制。傳統風險管理以定性分析為主,同時引入少量的定量分析,在分析方法上較多地運用成本效益分析、財務狀況分析、決策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生產流程分析等相對簡單的方法。與傳統風險管理不同的是,現代風險管理大量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并結合數理統計技術,開發風險管理模型,以便滿足企業精確度量風險的需要。
三、對構建我國企業全面風
險管理框架的建議
?。ㄒ唬┨岣唢L險意識,樹立現代風險管理理念
目前,大多數中國企業的風險意識淡薄,風險管理缺乏系統性、全局性和戰略性。風險意識是風險管理的起點,樹立正確的風險理念首先要認識到,風險管理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部門的事,而應該貫穿到整個企業和全體員工,貫穿到業務的每個環節。風險管理應該由企業董事會和高層管理人員進行領導,將風險容量列為制定企業戰略目標的指導,通過部門協調、人事制度和權責利等的制度性安排,最大限度地使企業活動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并通過激勵考核機制,使每個層級的管理者與員工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與風險責任之間的關系。
?。ǘ嫿ㄈ娴娘L險管理流程
風險管理程序不是孤立運用的管理方法,也不僅僅是運營管理層次的一個模塊,風險管理貫穿了組織行為的全過程。在完整的風險管理流程中,風險識別程序辨別出各種明顯和潛在風險發生的先兆、原因、損失和變化規律;風險評估程序分析和衡量風險發生可能性的高低、風險發生的條件、風險造成的影響;風險控制程序致力于降低、控制、轉移風險,以及留存未加控制的殘余風險;風險反饋和風險學習程序則進行風險控制效果的反饋、綜合和評價工作,并對風險管理過程進行改進。
?。ㄈ┮M先進的風險管理模型與方法
當前,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較多地倚重定性分析方法,即使有采用定量分析,也只是局限于相對簡單的計算方法。定性分析方法衡量的只是風險的相對等級,而不是精確地判斷風險的可能性和損失值。由于定性分析方法帶有很強的主觀性,需要憑借分析者的經驗和直覺,或者已有的標準和慣例,所以較容易因為分析者的判斷偏差而使分析結果出現誤差。
筆者建議,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應盡快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行業企業的特點,開發具有不同適用范圍的計量模型。
?。ㄋ模┙⒔∪L險管理與監督部門
為了保證風險管理的效果,需要在企業中建立一個向董事會報告并負責的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比如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其工作小組),該職能部門承擔風險評估、風險控制、落實風險管理責任、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指導有關部門和各業務單位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等職責,并定期向董事會提供風險管理報告。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建立由董事會成員、總經理、財務總監、外部風險管理專家和其他部門高級主管組成的風險管理監督小組,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ㄗ髡呒皢挝唬焊呙魅A,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姚正禹,深圳市通產麗星(14.80,0.00,0.00%)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