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現代成本會計;作用;缺點;優點
摘 要:對現代成本會計的概念、優缺點還有作用進行了論述。現代成本會計是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的直接結合,它是運用專門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勞動耗費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一系列價值管理活動。?
1 現代成本的概念?
現代成本會計與重置成本會計的主要區別在于二者的估價方法不同。重置成本是比現代成本容易理解的概念,它是指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按現行價格購置與現有資產相同或類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及其等同物。當所重估的資產是可以從外部購得時,應用上述概念進行估價并不會發生很大困難。但是,當所估價的對象是專用設備或自制產品或自建建筑物時,在采用重置成本計量基礎時,就不得不對這樣一些不能直接從外部購買的資產采用現代再生產成本計價。所謂現代再生產成本,是指在當前價格水平下,按當前的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的價格,再生產同樣資產的花費。因此,可以認為現代再生產成本的概念包含于重置成本之中。現代成本主要是從使用的角度,對企業現有資產重新估定的價值,是企業以繼續經營為條件對其所擁有和控制的資產估算價值,是重置企業現有服務潛力的花費。?
2 現代成本會計主要優點?
2.1 能夠較為恰當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
在現代成本會計模式下,銷貨收入和營業費用(不包括折舊費)是在現行價格基礎上形成的,銷貨成本和折舊費是按現代成本重新計算的,因而二者配比的結果極其接近現實情形。即使在財務資本保持觀念下,將資產持有損益列為當期收益的一部分,也并不妨礙將物價變動的影響與經營收益相分離,從而有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2.2 增強了報表的可比性?
在現代成本會計模式下,把不同時點取得的資產及其嗣后轉銷的成本統一到了現行成本水平上來,使得企業實體資產本身的計價能夠可比;可以消除企業各個分部所用財產和房屋設備的賬面價值、消耗水平和生產能力上因采用歷史成本計量而導致的現實差異,從而可以實現在統一的價格水平上確定費用,進而正確確定內部利潤,便于恰當評估其業績;同時,也增加了具有相同資產但因其取得時間不同而導致的計價基礎不同的企業之間的財務數據可比性。?
2.3 在采用實體資本保持觀念的情況下,有利于揭示企業資本的保持情況?
在實體資本保持觀念下,物價變動的影響是作為資本保持調整額列為股東權益的一個獨立項目的,因而,不會導致收益計量、申報納稅、分派股利等方面的誤解,從而使企業可以從容地針對所揭示的物價變動的影響,采取相應的對策,不斷加強企業實力。?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3 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缺點?
3.1 主觀性強?
現代成本的確定需要大量的物價資料進行廣泛的對比和復雜的計算,在對有關物價資料的獲得及取舍以及計算上的簡略與繁復程度上,極易滲入主觀意志。?
3.2 應用和管理困難?
在現代成本會計模式下,必要的物價資料并不一定能夠取得,可能因此而導致所確定的現行成本不確切;對資產現行成本的估計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花費,這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困難的;由于物價資料的廣泛性和唯一性,使得對現代成本會計資料或財務報表的審計十分困難,審計結論的可靠性值得懷疑,審計成本也將大幅度增加。?
4 加強現代成本會計的作用?
4.1 加強成本理論的研究,提高我國成本會計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本著創新精神、務實態度和嚴謹作風,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密切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廣泛開展案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同時,理論研究應針對我國成本會計實際問題致力于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此基礎上,講究實效,建立成本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成本理論研究對成本會計實踐的指導作用。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4.2 推進成本會計電算化?
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為現代成本會計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對于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實現成本會計電算化是當務之急,是實行新的成本會計方法的技術前提。但是,當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還存在以下的問題:一是簡單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階段,只能進行事后反映,無法進行科學決策、預測和事中控制。一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采購、營銷、人事、財會等子系統互相分割,尚未形成有機聯系的整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二是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一般只是財務會計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需求的信息。因此,為了推動會計電算化深入發展,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將會計信息系統有機地融入企業整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電算化的應用,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4.3 對原有制造成本法的影響?
制造成本法的產生是20世紀早期資本主義公司發展的產物。在當時,材料和人才費用是產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間接費用、研究開發費用和后期的維護服務費用并不重要,而且難以計量并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品成本中的知識含量的增加使得企業的原有成本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集中表現為研究開發成本和服務成本或后援成本的比重日漸上升。另外,現代成本管理的范圍不僅僅集中于生產制造過程,而是把著眼點放在全部生產經營過程,尤其是產品的開發研究設計過程。所以我們認為,在成本項目中應包括研究開發費用和銷售費用以及后期服務費用,這樣才便于企業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1)成本項目中應包括產品生產完工后的服務成本。企業產品生產出來以后,成本就是一個客觀事實了,但并不等于成本管理結束,因為企業的產品還沒賣出去,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企業生產產品發生的生產耗費還沒有得到補償,企業要想得到更多補償,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還要不斷地從產品的質量、功能上考慮適銷對路,考慮如何啟動市場、開拓市場和擴大市場的問題,這就要發生產品完工后的后期服務成本或稱后援成本,這種成本的發生對企業的利潤獲得也是不可缺少的,比如產生售后服務,送貨服務,以及廣告費用等,這些費用的發生都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可缺少的,對于企業管理當局來說,這些成本信息具有很強的決策相關性。比如,現在的企業都非常注重名優產品的宣傳和品牌產品的推出,廣告費用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產品的價格也隨廣告費的支出而上漲,而價格的上漲卻未必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因此要加強對廣告費的管理,提高廣告費的收益率,將其列為成本的項目加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2)成本項目中應包括產品的研究開發費用。人們逐漸認識到,產品的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產品的設計階段確定的,所以,企業降低成本應該首先從產品設計成本開始。正確地說,一項產品的生產應該在開發、研究和設計階段就應該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否則,設計成本過高,必然導致生產過程中不論怎樣降低成本都降不下來的現象。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來臨,高新科學技術在產品生產中得到普遍應用,而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不計算產品的研制開發費用的,這必然使得成本信息反映不真實。因此,無論是自己本企業開發研制的新技術還是外部購入的專利等,都應按其評估價格、市場公允價或實際買入價,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參考文獻?
[1]?宋洪菊. 我國成本會計如何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J]經濟師,2002,(10). ?
[4]?胡義和,麻占華.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J]會計之友,2003,(1).
[2]?趙愛月. 論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J]財會研究,2004,(8). ?
[3]?施衛民. 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之我見[J]會計之友,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