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行情終于落幕,上證指數雖然以6.27%的漲幅兌現了紅五月,但是幾乎大部分交易都是圍繞2600點展開,這種上上下下的反復震蕩害苦了不少股民,市場中不斷上演著追漲殺跌、殺跌后再追漲的故事,導致很多人的整體收益是不賺反賠,白白為券商做了貢獻。
此前我對五月的定義是“謹慎前行”,那么對于六月行情呢?新股發行在六月必然開閘,但是市場對此已有所消化,不會成為影響市場的外力,全球經濟數據應該是影響六月行情的關鍵。
昨日H股的大漲正是由于經濟數據的刺激。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5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回升,攀升至54.9,遠遠高于經濟學家所預計的43.0,這是該指數自2008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一旦美國的消費市場有所恢復,對拉動全球經濟都是個利好,尤其是亞洲的出口大國中國和日本,所以昨日大量外資流入中資股,導致H股指數飆升。
但是A股的反應遠沒有H股強勁,盡管中石油不負眾望,帶領金融股走出了上攻行情,但是困擾A股的也恰恰是經濟數據的走好預期。一旦中國經濟出現更為明確的復蘇預期,短期之內對流動性是個負面消息,管理層將不會再有增加流動性的想法,市場反而會出現一定的回吐壓力,但是這會為一些看好經濟復蘇的資金提供進場的新機會。
所以我的個人感覺是,經過五月的拉鋸之后,六月行情依然只能在猶豫中運行,但是個股分化會加劇,指數波動將比五月更大,可堅持買跌賣漲的策略,而中字頭的大盤股值得重點關注,中石油的榜樣力量很可能繼續發酵。
百萬資金操作:繼續持倉。
股票池操作:繼續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