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增值稅對固定資產投資有很大的影響。當增值稅由生產型改為消費型后,將產生四點積極影響:一是對企業投資中設備投資的比例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對資本的有機構成和產品的科技含量產生決定性影響;二是通過利潤驅動機制,縮短固定資產建設周期;三是降低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繼而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四是使企業在公平的稅負環境下展開競爭。為此在轉型期間,應該抓住機遇,做好相關的工作。
一、生產型增值稅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
(一)制約固定資產投資
由于購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的進項增值稅不予抵扣,占用了投資企業的大量資金,加重了稅負,限制了投資的規模,特別是使企業固定資產更新換代和技術改造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利于企業技術進步,也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就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而言,加強對原有設備的更新和技術改造是促使產品更新換代的有效途徑。然而生產型增值稅使企業在這方面的投資承擔了較高的稅負,影響了企業投資的積極性,繼而影響國家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
(二)不利于專業化分工
購進固定資產所包含的稅金最終要通過價值轉移計入產品或勞務成本,再進入產品或勞務銷售價格。在產品或勞務的銷售環節按銷項稅再征一次增值稅,形成事實上的重復征稅。企業資本有機構成愈高,產品生產或勞務經過的經營環節愈多,重復征稅的范圍也愈大,重復征稅的程度也愈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生產型增值稅存在的重復征稅問題,使企業因縱向聯合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稅負的不同。一些大而全的企業,由于生產資料、產品能夠“一條龍”生產,產品中所含設備的增值稅少,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而專業化協作生產企業,由于設備所含增值稅得不到抵扣,稅負較重,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弱。這種狀況使社會化協作大生產的優勢得不到應有的發揮,阻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導致行業間、企業間稅負失衡
二、消費型增值稅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
(一)將對企業投資中設備投資的比例產生直接影響,繼而對資本的有機構成和產品的科技含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二)通過利潤驅動機制,縮短固定資產建設周期
(三)降低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繼而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
(四)使企業在公平的稅負環境下展開競爭
三、轉型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的策略
(一)抓住增值稅轉型機遇,把握好固定資產購置時機
(二)明確投資方向,促進產品結構優化調整
(三)樹立前瞻意識,不斷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
(四)嚴把投資決策關,避免投資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