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資產負債表的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會計期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報表。通過資產負債表,能了解企業在報表日的財務狀況,長短期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權益和結構等重要信息。
(一)對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科目的分析
對國有糧食倉儲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類科目進行分析時,應重點關注以下三個項目。
1.存貨。
2.應收補貼。
3.固定資產。
(二)對資產負債表中負債類科目的分析
1.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
2.其他應付款。其他應付款主要反映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工資等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項應付、暫付的款項。
3.專項應付款。“專項應付款”是反映企業取得政府作為所有者投入的具有專項或特定用途的款項。從1997年以來,國家使用國債投資建設了大量的倉儲設施,隨著倉房的投入使用,這部分資產逐步納入了企業的核算范圍。
(三)資產負債表分析指標的調整
由于國有糧食倉儲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有關數據的特殊性,所以,在考核有關指標時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才能真正反映出企業的真實財務水平。如資產負債率,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國有糧食倉儲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所以,有必要剔除企業非自主項目,使這個指標能夠反映企業自有資產和負債的實際水平。
二、對利潤表的分析
利潤表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和經營成果的分配關系。在分析國有糧食倉儲企業利潤表時,應主要抓住以下兩個方面:
(一)主營業務利潤水平
分析企業的利潤表,通常是從主營業務利潤開始的,但由于國有糧食倉儲企業承擔著大量的國家政策性糧食庫存,主要的利潤來源不是經營利潤,而是補貼收入,所以,大部分報表使用者只關注國有糧食倉儲企業補貼收入的數額以及利潤總額,而忽視了主營業務利潤的重要性。
(二)非主營業務利潤來源情況
許多管理者往往只關心凈利潤情況,認為凈利潤為正就代表企業盈利,實際上,企業的長期發展動力來自于對自身主營業務的開拓與經營。嚴格意義上而言,主營虧損但凈利潤有盈余的企業比主營業務盈利但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更危險。企業可以通過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將當期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作成盈利,可誰又敢保證下一年度還有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呢?目前有的國有糧食倉儲企業不致力于抓管理、搞經營,而是在賣資產、搞投資上找利潤,雖然產生了一部分利潤,但輪換虧損加大、補貼使用浪費,缺乏長期穩定的利潤點,這樣的利潤是無法保持長久的。在分析利潤來源時,要特別關注非主營業務利潤情況,如果企業的非主營業務利潤成為了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則要高度關注,從管理層次上尋找企業的弱點和問題,從而對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有個正確的判斷。
(詳文見《商業會計》2007年8月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