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安電力有限責任公司 曾明
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和運行水平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和效益,精細化管理模式嚴格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在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縣級供電企業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尤其顯得具有現實意義。本文擬就縣級供電企業如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略談一些粗淺的做法與體會,請同行不吝賜教。
1. 現行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必須具有針對性,因此分析一下縣級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是有必要的。目前,縣極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薄弱環節有如下幾點:
1.1 權限不清、職責不明
電力企業對安全生產一貫比較注重,而對管理卻比較忽視,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重生產、輕管理。具體到固定資產運行和管理方面,存在著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脫節甚至相抵觸的現象,實物管理的生技部門與價值管理的財務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和協調,它們對各自管理職責和權限不明確,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圍到底有多廣,自己的責任到底有多大,以致存在管理上的缺位現象。
1.2 管理流程不暢,財務管理與實物管理之間形成斷鏈
與前一點相聯系的就是管理流程不暢。固定資產變動和運行時,主要考慮的是生產的“安全與效率”,而對于資產本身的安全與完整,卻考慮較少,缺乏有效的保證,固定資產的增加、減少、移位、報廢以及廢舊物資的回收等,缺少完善的業務流程來保證資產的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一致,甚至固定資產在增加時就沒有明確、合理地反映在財務帳面上,這樣不僅無法構建良好的管理基礎,而且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失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確決策,甚至有可能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1.3 會計核算流程不暢
會計核算流程不暢也是導致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一個重要原因。縣級供電企業由于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比較頻繁,尤其是受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比較嚴重的地方因搶修而表現得更為明顯。在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時,由于會計核算流程不暢,經常出現如下的情況,如固定資產大修理工程增加的應資本化的固定資產作了費用化處理;自然災害影響增減的固定資產未作會計處理,實物更換了,而財務部門的價值還保持原狀;固定資產的報廢與毀損,與廢舊物資回收缺少一一對應關系,形成兩者脫節,可能造成廢舊物資管理的缺失;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的移位應當作為會計核算范疇,進行會計賬務處理,但實際上很少有對固定資產移位進行了準確會計處理的,等等。
1.4 相配套的基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資產的管理缺少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比如前面曾提及的生計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崗位人員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造成了工作中相互推諉的現象;而與責任相掛鉤的獎懲制度又沒有及時跟進,就使得部分管理職能難以落實。除此以外,還有工程管理制度、廢舊物資管理制度等均沒有很好地加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內部管理混亂的局面。
2. 規范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具體做法
2.1 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
沒有健全的崗位責任制度,就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2006年,我公司在實施固定資產管理項目時,明確了財務部門工程崗位會計、固定資產會計和生計部門工程核算員、資產管理員以及各供電所等實物管理部門的臺賬管理員等崗位職責,以保證固定資產管理項目的順利進行。由于“定員、定崗、明責”,不但保證了固定資產的健康運行,而且大大減輕了領導因“協調”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
2.2 核對存量資產差異,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基礎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核對、調整存量資產的差異,構建固定資產管理基礎。只有在存量資產實物與價值實現一致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固定資產各項流程的順利實施。為此,公司財務部門與生計部門抽調人手,對現有的存量資產進行了核對,以實物資產為基礎調整財務部門固定資產卡片,實現了固定資產賬實相符。
2.3 規范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實現管理流程電子化
我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固定資產新增、移位、報廢和廢舊物資回收與處置等管理流程。
2.3.1 新增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新增固定資產的方式主要有零購、工程結轉、調撥、捐贈等幾種,而工程轉入增加的固定資產是重點,零購、調撥、捐贈等增加的固定資產管理可參照工程轉入增加的固定資產流程執行。
新增固定資產通過“固定資產增加單”的填制、復核,體現資產使用部門(供電所等)、資產管理部門(生技科等)和財務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明確了各部門的管理職責和描述固定資產實物存在的具體狀態。
① “固定資產增加單” 填制責任人、填制依據和編號的規則
A、各供電所通過工程項目形成的配電線路和配電設備等固定資產,由供電所臺賬管理員(專職或兼職)填制并簽字,供電所負責人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印章,報生技科審核。
B、輸電、變電工程形成的固定資產,由線路運檢所、變電運檢所的臺賬管理員(專職或兼職)填制并簽字,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部門印章后,報送生技科審核。
C、輸、配電以外工程形成的固定資產,由辦公室、信息中心等資產管理部門的臺賬管理員(專職或兼職)填制并簽字,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部門印章后,報生技科審核。
D、零購固定資產由實物管理部門臺賬管理員(專職或兼職)填制并簽字,部門負責人簽字并加蓋部門印章后,隨同“發票”等單據進入公司審核、審批程序,財務支付款項時,建立固定資產卡片。
E、“固定資產增加單”填制依據為《浙江省電力公司固定資產目錄》和資產管理臺賬。
F、各供電所或實物管理部門要求對每月填制的“固定資產增加單”進行編號管理,編號必須連續,不得缺號。其編號由三部分組成,先填寫有關供電所或實物管理部門名稱的每一個漢字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組合,然后填上年份和月份(1-12),再填上填寫單子的順序號,如海安供電所2006年12月份第5張“固定資產增加單”的編號應為HAGDS2006-12-5。
② “固定資產增加單”的審核
生技部門作為公司“線路及設備資產”的管理部門和工程驗收的組織部門,負責對線路運檢所、變電運檢所、各供電所等部門報送的以及其它工程形成的“固定資產增加單”進行審核,并簽字確認,然后送財務部門固定資產會計建立財務卡片。
③ 固定資產會計建卡
固定資產會計收到生技部門送達的“固定資產增加單”,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并進入財務管理程序;對已驗收合格并已投運但未辦理竣工結算的工程,應根據工程概預算資料作暫估入賬,并負責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辦理工程竣工決算。
④ 項目會計對工程決算書的審核
項目會計審核工程決算書時,對形成的固定資產進行核對把關,并根據工程決算資料,將其總價值分配到對應的各項固定資產,登記好“固定資產增加單”的相關價值欄。
⑤ 固定資產會計完善卡片
工程辦理竣工結算后,固定資產會計根據會計制度規定作賬務處理,調整原暫估入賬價值和固定資產折舊,并修正財務卡片的相關價值欄記錄。
⑥ 大修理工程形成固定資產的管理
大修理工程增加的固定資產同樣需填制“固定資產增加單”,填制、審核流程同上。財務固定資產會計對“固定資產增加單”實行SAP系統外保管,建立“大修理工程資產數據庫”單列管理,增加單不在財務核算流程中流轉。
2.3.2 固定資產移位管理流程
固定資產移位管理主要是滿足配變資產的動態管理需要,生技部門為公司配變資產的管理職能部門,對其動態管理負責。
配變資產的動態管理是通過對“固定資產移位單”的填制、審核來實現的,流程明確了配變移出單位、生技部門、配變移入單位和財務部門的各自管理職責以及移位固定資產的實際存在狀態。
“固定資產移位單”的填制、審核規定如下:
A、“固定資產移位單”由移出單位臺賬管理員填制,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印章后送生技部門,同時注銷臺賬。
B、生技部門對“固定資產移位單”進行審核,并根據計劃確定移入單位;審核人、負責人簽字并加蓋部門印章,同時監督移出單位注銷管理臺賬。
C、移入單位收到配變資產,移入單位配變管理責任人簽收并蓋章,同時登記好管理臺賬。
D、財務部門固定資產會計根據“固定資產移位單”,修正該項配變資產財務卡片的管理部門、管理責任人、存放地點等欄目,并與移入單位管理臺賬進行核對。
E、編號規則同“固定資產增加單”。
2.3.3 固定資產報廢及廢舊物資回收的管理流程
固定資產報廢與廢舊物資回收是兩個獨立的管理流程,但又有一定的聯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延續。會計部門應當執行固定資產報廢和廢舊物資回收變價收入的正確會計處理。完整的會計核算監督流程應嚴格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其流程大致如下:
A、各供電所等固定資產營運使用部門根據公司下達的“××××年×季度技改、大修理工程計劃”和線路與設備等“資產管理臺賬”填制“固定資產報廢單”和“廢舊物資回收清單”。
B、“固定資產報廢單”由固定資產營運使用部門(供電所等)的臺賬管理員填制并簽字,經部門負責人確認后簽字蓋章,報生技部門復核和技術鑒定。
C、生技部門“固定資產報廢單”后組織人員進行技術鑒定,確認報廢后,由生技部門負責人簽字并蓋章,并送財務部門審核。
D、財務部門對申請報廢的“固定資產報廢單”進行審核,查明會計記錄(包括原值、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已提折舊、賬面凈值、大修理等技術改造記錄、規格、型號、附屬設備清單等),分析報廢原因,確認正常后,由財務負責人簽字并蓋章,報局長或分管局長簽批。
E、局長或分管局長簽批后,方可執行清理報廢手續,并交財務部門進行會計賬務處理。
F、資產營運使用部門臺賬管理員和財務科固定資產會計注銷臺賬和財務卡片記錄。
G、資產營運使用部門填制“廢舊物資回收清單”,由臺賬管理員和負責人審核簽字,經生技部門和財務部門復核并簽字確認后,由資產營運使用部門將廢舊物資交物資中心,資產營運使用部門與物資中心倉庫保管員應當辦理驗收交接手續,以便明確責任;廢舊物資金額較大的,應當在生技部門和財務部門共同監督下進行交接。
H、編號規則同“固定資產增加單”。
同時,生計部門、財務部門和信息中心聯合研究與開發了一套固定資產管理應用程序,實現了業務管理流程的電子化,進一步規范了固定資產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4 完善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流程,實現規范化會計核算
公司規范了工程與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流程,對基建工程、技改工程、大修理工程、科技工程以及其他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流程進行了完善與規范,尤其固定資產清理報廢流程的會計核算,嚴格按照新的《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保證財務價值核算及時準確地反映工程資產和其他固定資產的實物變動情況,實現動態賬實相符。
3. 幾點體會
3.1 實現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統一是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根本要求
固定資產在電力企業資產總額中占了三分之二的比例,固定資產管理是企業資產管理的重中之重。電力行業的固定資產具有涉及面廣、資產量大、產權復雜等特點。通過實踐,我們深刻地領會到,理順固定資產的產權關系,建立系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和完善的會計核算流程,實現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的統一,這不僅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根本需要,更是企業實現由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現代的精細化管理過渡的根本要求。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的統一,既是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也是企業內部固定資產各項管理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其它各項管理都是不切合實際的。
3.2 順應體制改革,明晰權屬關系是資產管理的基礎
明晰權屬關系是資產管理的基礎。但現有存量資產的權屬關系復雜,產權不明晰,給存量資產帳實核對帶來一定難度。如很多農電總帳出資形成的資產、用戶資產、市局托管資產,臺風、大修中作為費用形成的資產,甚至還有各按一定比例出資的共有資產等等,作為使用單位是分不清產權關系的,而財務帳上則應以產權關系劃分,這就給實物資產與帳面資產的核對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應當順應電力體制的改革,盡快明晰各種資產的權屬關系,進一步做好資產的管理。
3.3 科學合理地劃分線路資產是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
縣級供電企業固定資產的很大部分是各種等級的線路資產,如何確定哪一級作為最小的登記對象更有利于資產管理,這是頗有難度的。如細化到低壓線路但卡片數量繁多,加之線路修理更換頻繁,工作量太大易使財務人員疲于應付。又如把10KV高壓線路作為明細登記對象,如果其中某段低壓線路要改造,報廢很難準確反映;如果都作為大修項目,全年合計費用就會大大超出標準。所以,如何科學合理劃分線路資產成了當前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這都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
附:新增固定資產與工程項目電子化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