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山供電局 嚴華杰
企業財務內控是指企業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保證信息質量真實可靠,保護資產安全完整,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由單位全體員工共同實施的權責明確、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過程。有效的財務內控能促進企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源頭上有效遏制腐敗,促進廉政建設,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本文擬從縣級供電企業財內控的實際情況出發,就縣級供電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談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縣級供電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財務內控體系是企業風險戰略管理的核心部分。企業經營的風險不僅來自外部,也存在于內部,從某種角度說,內部風險比外部風險危害更甚。但長期以來,我們對內部風險的認識不足,財務內控體系建設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1、缺乏完整性。有的縣級供電企業至今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能夠完全涵蓋企業經營全過程的財務內控體系,僅有一些零散的和不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許多經營活動缺乏有效的財務控制措施。個別領導對財務內控的認識較為模糊,以為財務內控就是控制別人,控制下屬,控“小”不控“大”,控“下”不控“上”,因而決策層面的內控嚴重缺失,增加了縣級供電企業的經營風險。
2、缺少科學性。有的縣級供電企業雖有一些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制度之間的界面不清晰,甚至前后還存在一些互相矛盾的地方。
3、實用性不足。有的縣級供電企業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完全照搬照抄別人的財務內控制度,由于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財務內控制度僅僅成了“印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擺設,失去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4、預見性不強。部分縣級供電企業都是在出了問題之后,才出臺一些針對具體問題的財務內控制度和措施,沒有從根本上分析原因,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財務內控的目的就在于要預見到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往往會陷入被動。
5、執行力較弱。有的縣級供電企業雖有財務內控制度,但缺乏執行力或執行力較弱,久而久之,也就形同虛設。究其原因,在于這些單位的負責人對財務內控的認識沒有到位,導致行動上缺少強而有力的執行措施。
二、加強縣級供電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加強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的建設,是縣級供電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不揣淺陋,現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幾點不成熟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1、財務內控體系建設應重視的基本內容
縣級供電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建設應重視制度的健全性,保證有章可循;要有堅強的執行力,保證有章必循。
首先是有章可循。國家要依法治國,企業也要依法治企。對于企業來說,其規章制度就是它的法律,每位員工都要以企業的規章制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規范。要把我們的企業建設成為現代企業,就需要建立起一套適合現代企業運作的,包括授權、委托、制衡等在內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財務內控制度,明確企業內部各層次、各部門的職責,包括業務的流程。要讓每位員工都明確,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怎樣去干,以保證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始終處于財務內控制度的控制之下來進行。缺少了健全的企業內控制度,企業的正常運轉就失去了基本保障。
其次是有章必循。企業在解決了有章可循之后,最重要也是更難的,就是如何確保內控制度得到真正的貫徹執行,這不僅僅取決于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執行制度的人。當前,縣級供電企業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有章不循、執行不嚴的情況。有的企業負責人,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往往強調情況特殊而不按規定的程序和制度辦事,使財務內控制度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建立以后,要得到全面的不折不扣的執行,首先領導要以身作則,非如此不足以教育和警示其他員工;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每位員工都清楚加強財務內控的意義,并將內控制度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再次要對財務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表彰和鼓勵遵章守紀者,批評和處罰違章違紀者,努力形成以遵章守紀為榮,以違章違紀為恥的好風氣;第四要建立執行內控制度的反饋機制,通過反饋,不僅使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感覺有認真執行內控制度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能根據業務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改內控流程描述,尋找風險點,完善風險控制手段,努力減少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的可能性。
2、財務內控體系應體現五個特點
財務內控體系應體現全、新、精、簡、先等特點。
首先是“全”。財務內控體系必須涵蓋企業經濟活動的所以方面和各個環節,不能出現控制環節上的任何盲點,使得企業每一項涉及資金運作的業務都能得到相應的制度和流程的控制。
其次是“新”。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經常會發生變化乃至重大的變化,企業財務內控制度也應隨著這種變化而變化,因此要及時修訂和不斷完善企業財務內控制度,以適應情況變化的需要。內控體系的穩定是相對的,而不斷修訂和逐步完善則是絕對的,企圖一勞永逸的想法是違反辯證法的。
第三是“精”。所謂“精”,就是財務內控制度體系要具有內在的嚴密的邏輯性,不能有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要求,更不能前后矛盾;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要非常明確。對于不遵守財務內控制度的應有明確的處罰措施,這樣才能保證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同時,企業財務內控要體現出重點,對重要事件和關鍵環節要加強嚴格控制,做到以重點帶動一般。
第四是“簡”。制度是用來規范員工行為的,而大部分員工是處在基層的,因此內控制度條文的表述要有針對性,而不能像學術論文那樣,堆砌許多專業術語,讓人望而生畏,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只有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明白,才有利于制度的執行。
第五是“先”。這里的“先”是指“先見之明”,即通常所謂的預見性。制度的制訂要有一定的預見性,不僅要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和需要堵塞的漏洞,而且要在問題沒有出現之前,就有先見之明,能預見到可能出現的薄弱環節和漏洞,事先予以防范,以確保企業經濟活動能夠正常開展。
3、財務內控制度的執行應注意三個環節
縣級供電企業在財務內控制度的執行中應該注意以下三個環節:
一是掌握好控制的度。控制是規范,是約束,是對舞弊的否定和對事故的扼制。但控制畢竟是對人行為的約束,是對人權利的限制。控與被控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正確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事關內部控制的成敗。在處理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時,一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瞄準目標,把握重點,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二要善于抓住契機,努力捕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有用信息,以教育為先導,力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要根據變化了的情況不斷調整內控的思路,使財務內控與企業經營的變化相適應;四領導要主動地將自己置于受控地位,努力把握好自己的行為,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這樣才能具有說服力;
二是合理控制好點與面。嚴謹的內控制度,不僅要把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全面置于監控之中,而且還要注意突出重點與關鍵,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環節實施重點控制,起到牽一發而帶動全身的作用。企業財務內控的重點應放在三個位置上:一是資金:對企業資金的籌集、調度、使用與分配等,要實行嚴格控制,防止資金進入體外循環;二是成本費用: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要實施嚴格監管,防止出現舞弊行為;三是權力制約:對企業各個經營環節、每項經濟活動的操作者都要實施權力制約,防止權力濫用,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三是正確處理好控制與創新的關系。實施財務內控是為了保證企業經營的健康發展,使企業這只航船在正確的航道上行駛,而財務內控自身并不具有使資本增值的功能。企業經營活力的源泉是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與制度創新。企業只有努力創新,才能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因此,有活力的財務內控體系應是推動企業創新的“助推器”。一個好的財務內控體系應支持和促進企業的創新活動,在支持和促進中實施控制,防止有人打著“創新”的旗號行舞弊之事。只有把控制和創新這兩種手段都運用好,企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
4、財務內控制度的實施應留意三個層次
一是企業的決策層。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企業法人代表是企業實施財務內控的第一責任人,這是企業實施財務內控制度的關鍵。因此,縣級供電企業的決策層應當自覺地接受財務內控體系的監督,成為嚴格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的表率。其次,企業的決策層還要全力支持有關職能部門嚴格按財務內控制度辦事,在企業中努力營造嚴格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的良好氛圍,保證財務內控制度的順利實施。
二是企業的管理層。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的職能部門及其員工,要努力擔負起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的職責,嚴格按制度辦事,這是企業實施財務內控的重點。要切實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較高的業務素養、能力和水平,還要有執行制度的勇氣和公正辦事的態度,為了企業的長遠的利益,不怕做難人、做難事。除此之外,自身還要模范遵守財務內控制度,這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正人先正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是企業的基層員工。基層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企業財務內控實施的主體與基礎。只有將基層員工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企業的財務內控體系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施。要向基層員工宣傳實施財務內控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啟發他們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保證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得以全面有效的執行,進而達到企業財務內控實施的目標。
企業財務內控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我們要把企業財務內控建設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任務和基礎工作來抓,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完善制度,不斷優化流程,努力為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