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使用者可以通過它來了解企業的實際生產規模水平、實際資金使用狀況等一些在主表中無法反映的信息,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些企業利用會計報表附注發布虛假信息等。本文就財務報表附注信息的作用、現存的問題及其對策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問題分析
會計報表附注是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會計報表本身無法或難以充分表達的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補充說明和詳細解釋。會計報表主表信息的局限性與使用者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二者之間的矛盾促進了會計報表附注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希望通過對附注的研究來了解企業的真實利潤、實際生產規模水平、表外籌資等在主表中無法反映的信息。然而,也正是由于會計報表附注的作用越來越大,使得有些公司開始在報表附注中大做文章。或是隱瞞其真實信息,或是變相欺騙信息使用者,使得會計報表附注規范化成為當務之急。
一、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會計報表信息的使用價值
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在于幫助報表使用者做出更為合理的決策,而這些信息受到會計諸要素的限制,并不能完全體現在會計報表中,并且不同的報表使用者對信息需求的要求也各有側重,會計報表信息并不能滿足所有報表使用者的需要。而通過文字輔以數字、圖表等方式對會計報表信息進行解釋,并補充一些以前或未來的信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提高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這樣,不但會計人員能深刻理解有關會計信息的內涵,即使非會計專業的管理人員也能夠看明白,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會計報表信息的使用價值。
(二)有助于協調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要求之間的矛盾
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及時性是保證會計信息決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質量特征,但各種質量特征要求之間存在矛盾。比如,可靠性要求會計信息可驗證、如實反映,而要達到可驗證,就需要會計確認、計量的依據為企業過去已經發生了的經濟活動,但相關性又要求會計信息有助于報表使用者做出各項決策,報表使用者最希望得到的是關于企業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的信息。現行會計報表附注在表內披露這些信息,通過會計報表附注才能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二、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現存問題
(一)會計報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制度本身缺乏規范性
目前,中國證監會的《信息披露編報規則》是針對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而言的。財政部發布的一系列具體準則中的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要求很多也是針對上市公司的。但是,我國尚沒有針對中小規模企業及非公開發行債券的其他企業制定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而這兩類企業在全國的企業中占絕大多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容易給人為操縱會計信息留下空間。有些公司在報表附注中大做文章,或是隱瞞其真實信息,或是變相欺騙信息使用者,直接影響到會計報表信息附注的可信度。
(二)會計報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內容缺乏全面性
會計報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內容忽略了對未來經濟活動的預測,預測性會計信息是表明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經營業績的財務信息,它的披露能夠使投資者和債權人了解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狀況,從而做出合理、有效的投資決策,防范和化解投資風險。由于報告確認和計劃方面有嚴格的要求,這使得許多反映企業未來前景、對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現金流向的預測性信息被排斥在財務報表外。而且,我國的會計報表附注信息也主要立足于過去,對未來的預測幾乎沒有。然而,決策總是面向未來的,所以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與信息使用者決策所需信息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三、完善會計報表附注的幾點建議
(一)拓展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覆蓋面
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披露制度應該覆蓋我國所有的企業類型和不同規模的企業。由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相對完善,筆者認為,其他類型企業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披露制度可以參照上市的相關規定制定。具體提出以下建議:會計報表附注的披露可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大類,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及國有企業可以根據其經營規模參照有限責任公司的規定或者作為中小規模企業進行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的會計報表附注應在股份公司規定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簡化。
(二)加強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規范操作
在會計報表附注披露的過程中,既要保護投資者、債權人等報表使用者的利益,又要保護企業的利益;既要使報表使用者能從中得知企業全部的重要信息,以幫助他們做出最佳的投資決策,又要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避免由于披露過多而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我國各類企業中,既有上市公司,又有非上市公司,還有大中型企業與小規模企業之分,這就導致了對會計報表附注披露的不同要求。因此,在進行表外披露時必須區別對待,有所側重。一般來說,多個投資主體從詳披露,單個投資主體從略披露;上市公司應從詳披露,非上市公司可從略披露;規模大的企業從詳披露,規模小的企業從略披露。凡是影響重大的財務會計信息,公司應予以充分披露,不得對外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會計報表附注。總而言之,會計報表附注披露要加強規范操作,既充分又適度,內外兼顧,不失偏頗,同時還要遵照國際慣例。
(三)提高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質量
會計報表附注信息不僅要將報告期內發生的引起公司重大資產或主要業務發生變更,對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及有重大影響事項的詳細情況等直接影響投資者決策的信息,作為“特別提示項”加以披露;在企業實務中,還要體現出以下信息:
1. 反映企業未來信息及對社會的貢獻,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是企業對投資者的責任,但由于社會責任無法準確計量和體現,利用報表附注對社會責任加以披露可以解決這一問題。2.應要求企業充分披露預測性信息,特別是關系到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關鍵信息,增加盈利預測、變現能力等會計信息,揭示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機會和風險,更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的決策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 佘章炎.財務報表附注與銀行信貸[J].金融會計,2000,(8).
[2] 陳瑜.試述財務報表附注-AICPA《改進企業報告》的借鑒[J].上海會計,2001,(11).
[3] 工曉楓.會計報表附注——銀行信息披露方式的必然選擇[J].金融會計,2002,(10).
[4] 王國海.對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討[J].會計研究,2004,(5).